警燈的紅光刺破雨幕,在廢墟墻面投下交錯的柵欄狀陰影。顧明哲的AI眼鏡突然切換至防御模式,視網膜上彈出倒計時——他們嵌入信物啟動的"記憶心臟",將在72小時后引發(fā)數據共振,若無法及時破解糖糖留下的最終密碼,不僅會導致全球醫(yī)療AI系統(tǒng)癱瘓,還會喚醒藏在福利院地下的"記憶黑匣子",釋放出被封存的15年前火災真相。
林深的地西泮藥瓶在掌心發(fā)燙,標簽上的折紙二維碼開始自動變形,重組為一串經緯度坐標。當他用手術刀在墻面刻下坐標時,碎石簌簌掉落,露出隱藏的金屬暗格。暗格里放著本皮質日記本,泛黃的紙頁間夾著半片燒焦的千紙鶴翅膀,上面用圓珠筆寫著:"如果我飛不起來,就把翅膀拆成鑰匙。"翻開日記,最后一頁的字跡被水漬暈染,但仍能辨認出關鍵句:"199步折紙的終點,是大家的心跳。"
蘇雨晴的手機突然自動撥號,接通的卻是顧明哲公司的服務器后臺。監(jiān)控畫面顯示,AI系統(tǒng)正在瘋狂生成折紙模型,每個模型的折痕都對應著不同患者的病歷編號。她注意到屏幕右下角的數據流中,反復出現198和199兩個數字的組合,當將這些組合轉化為二進制代碼時,竟得到一串門禁密碼——正是顧明哲辦公室保險柜的開鎖序列。
顧明哲的懷表齒輪開始逆向旋轉,表蓋內側浮現出立體投影:糖糖站在擺滿紙鶴的病房里,面前的桌子上散落著齒輪零件和手術刀圖紙。影像中的糖糖突然轉頭,對著無形的鏡頭說:"小哲哥哥的AI眼睛能看見未來,但別忘了,過去的齒輪也在轉動。"話音未落,懷表指針停在20:29——火災發(fā)生后,本該是四人逃生的時刻,卻成了記憶斷裂的節(jié)點。
三人在警車抵達前匆匆撤離,約定在顧明哲的私人實驗室會合。實驗室的AI管家掃描到蘇雨晴尾戒的齒輪信號后,自動開啟了隱藏的地下密室。密室中央的全息投影臺正在模擬福利院地下結構,當蘇雨晴將U盤插入控制臺,199只虛擬紙鶴突然從投影中飛出,每只紙鶴嘴里銜著段加密數據。林深發(fā)現這些數據的頻率,與他戒斷反應時聽到的折紙聲完全一致。
"這些數據在改寫人類基因序列。"顧明哲的聲音帶著顫抖,他調出AI系統(tǒng)的底層代碼,發(fā)現糖糖的折紙算法已經滲透到基因編輯模塊。某個命名為"飛翔計劃"的隱藏程序,正在將千紙鶴的折紙步驟轉化為堿基對排列順序。更驚人的是,蘇雨晴的折紙教程視頻播放量每增加199次,系統(tǒng)就會自動生成新的醫(yī)療解決方案。
林深的手機在此時收到匿名郵件,附件是段腦部CT掃描影像。當他將影像導入實驗室的三維建模儀,模型表面竟浮現出千紙鶴的紋路。放大到微觀層面,神經元突觸的連接方式,與蘇雨晴折紙時的折痕走向完全吻合。這意味著,糖糖的折紙代碼不僅存在于數字世界,更可能早已融入他們的大腦神經網絡。
蘇雨晴突然想起U盤里的自毀程序,倒計時還剩99分鐘。她在控制臺輸入尾戒編號作為密鑰,程序界面彈出糖糖的全息影像:"雨晴姐姐總說數據會騙人,但心跳不會。"影像中的糖糖將半只紙鶴貼在胸口,"當你們的心跳變成同一種頻率,齒輪就會帶你們找到真正的出口。"話音剛落,實驗室的所有電子設備開始同步閃爍,頻率與人類的心跳一致。
顧明哲解開襯衫紐扣,露出胸口的手術疤痕。疤痕的形狀竟與蘇雨晴折紙教程里的某個基礎折痕相同。他啟動神經芯片的記憶回溯功能,一段被封存的童年記憶浮現:火災當天,糖糖曾將沾著血的折紙按在他胸口,說:"等你長大了,這個傷口會變成翅膀。"
林深的戒斷反應突然加劇,他抓起手術刀在全息投影臺上瘋狂刻畫。當凌亂的刀痕疊加到第199道時,投影中的福利院地下結構突然翻轉,露出深埋的環(huán)形通道。通道墻壁上鑲嵌著199個齒輪狀凹槽,每個凹槽旁都刻著不同的醫(yī)療難題,而凹槽中央,正是與他吊墜形狀相同的千紙鶴輪廓。
蘇雨晴的尾戒與控制臺產生共鳴,199只虛擬紙鶴突然組合成巨大的心臟模型。心臟的瓣膜開合間,吐出最后一段加密信息:"用我的心跳,解開你們的枷鎖。"顧明哲的AI眼鏡同步解析出,所謂的枷鎖,竟是他們三人因火災形成的心理創(chuàng)傷——蘇雨晴的幽閉恐懼、林深的藥物依賴、顧明哲的情感冷漠,而解開枷鎖的鑰匙,就藏在糖糖留下的折紙代碼里。
當U盤倒計時歸零的瞬間,整個實驗室劇烈震動。三人的信物突然懸浮在空中,齒輪、手術刀、紙鶴開始自動拼接,形成能讀取人類潛意識的裝置。顧明哲的懷表指針重新轉動,這次不是倒計時,而是開始記錄三人逐漸同步的心跳頻率——那是糖糖用生命編寫的終極算法,正在將破碎的記憶重新折成完整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