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汴京市井的頑劣少年北宋,汴京,這座繁華的都城,街道上車水馬龍,熱鬧非凡。
然而,在城市的角落,卻生活著一群為生計奔波、在底層掙扎的人們。高俅,
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他的父親是個手藝粗糙的小工匠,每日在悶熱狹小的作坊里,
對著那些破舊的器具敲敲打打,微薄的收入僅夠勉強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根本無暇顧及高俅的成長。十歲出頭的高俅,身形瘦小卻透著一股機靈勁兒,
只是這機靈更多地用在了調皮搗蛋上。他整日穿梭于汴京的大街小巷,
與一群同樣無所事事的潑皮無賴混在一起。堵伯,成了他們日常的消遣。
那是一個酷熱難耐的夏日,太陽像個大火球,炙烤著大地。街邊的地面被曬得滾燙,
仿佛能把鞋底融化。高俅與伙伴們圍在一個用破木板搭成的簡易賭桌旁,
桌上的骰子在碗里骨碌碌地轉動著,發(fā)出清脆的聲響。高俅雙眼緊緊盯著骰子,
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緊張與期待,嘴里不停地念叨著:“大,大,一定要開大!”骰子停下,
結果卻不盡如人意,他又輸了個精光?;锇閭円姞睿逄么笮ζ饋?,
那笑聲在高俅聽來格外刺耳?!斑@局不算,骰子有鬼!你們肯定在背后搞鬼了!
”高俅惱羞成怒,漲紅了臉,一把搶過骰子,大聲叫嚷著?;锇閭冏匀徊灰?,
紛紛指責他耍賴?!案哔?,愿賭服輸,輸不起就別玩!”為首的孩子叉著腰,
毫不客氣地說道。高俅哪肯罷休,他瘦小的身體里仿佛有使不完的蠻勁,
一腳踢在那孩子的腿上。趁眾人亂作一團,他像只敏捷的小猴子,轉身就跑。高俅一路狂奔,
不知不覺來到了一處熱鬧的賣藝場子。只見場中一個身材魁梧的大漢,手持長槍,
正舞得虎虎生風。槍尖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寒光,槍花如銀蛇般飛舞,讓人眼花繚亂。
圍觀的人群不時爆發(fā)出陣陣喝彩聲。高俅看得入了迷,不由自主地擠到了前排。表演結束后,
大漢收起長槍,拿起銅鑼,扯著嗓子喊道:“各位看官,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高俅摸了摸自己空空如也的口袋,正準備偷偷溜走,卻被大漢銳利的目光捕捉到。“嘿,
小家伙,看得這么入迷,一文錢都舍不得給?”大漢伸手攔住高俅。高俅眼珠子一轉,
臉上立刻堆滿了討好的笑容,說道:“大爺,我沒錢,但我會些雜耍,不如我給您露兩手,
就當給您捧場了?!贝鬂h見他機靈,有些好奇,便放他進場。高俅就地翻了幾個跟頭,
雖說動作不算標準,但也還算靈活。接著,他又耍了一套破綻百出卻充滿市井氣息的拳法,
嘴里還喊著一些不知從哪學來的招式名。圍觀的人群被他滑稽的樣子逗得哈哈大笑。
大漢也被逗樂了,擺擺手,笑著說道:“行,你這小家伙還挺有意思,走吧。
”高俅如釋重負,趕忙擠出人群,繼續(xù)他在市井中的游蕩生活。第二章:蹴鞠結緣,
踏入王府之門在汴京的市井中摸爬滾打了幾年,
高俅不僅練就了一身察言觀色、溜須拍馬的本領,還聽聞了端王趙佶對蹴鞠的癡迷程度。
這個消息,如同黑暗中的一絲曙光,讓高俅看到了改變命運的希望。從那以后,
高俅每日天不亮就跑到城郊的空地上,苦練蹴鞠技藝。他沒有像樣的蹴鞠,
就用破布和稻草自己縫制一個。每一次踢球,他都全神貫注,不放過任何一個練習的機會。
烈日下,他的身影在空地上來回奔跑,汗水濕透了他破舊的衣衫;月光下,
他依舊對著墻壁反復練習傳球和控球,那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只剩下他和那只蹴鞠。
功夫不負有心人,沒幾個月,高俅的蹴鞠技藝便有了質的飛躍。那蹴鞠在他的腳下,
仿佛被賦予了生命,聽話地跳躍、滾動,做出各種令人驚嘆的動作。終于機會來了。
高俅打聽到端王要在王府花園舉辦一場盛大的蹴鞠比賽,京城內的蹴鞠高手都會應邀參加。
為了能進入王府,高俅絞盡腦汁。他先是四處借錢,買了一身稍微像樣點的衣服,
然后又買通了王府的一個小廝,這才得以混進王府。比賽當日,王府花園內熱鬧非凡。
參賽的兩隊球員在場上你來我往,戰(zhàn)況激烈。高俅在場邊焦急地等待著機會。突然,
一個球高高飛起,眼看就要飛出場地。高俅瞅準時機,像離弦之箭一般沖上去,
穩(wěn)穩(wěn)地將球接住。隨后,他施展渾身解數(shù),只見那蹴鞠在他的頭上、肩上、腿上上下翻飛,
宛如一只靈動的鳥兒。他的動作輕盈而流暢,每一次觸球都恰到好處,
引得在場的眾人陣陣驚嘆。端王也被高俅的球技吸引,看得目不轉睛,忍不住大聲叫好。
比賽結束后,端王把高俅叫到跟前,饒有興致地問道:“你這小廝,球技倒是不錯,
叫什么名字?”高俅趕忙“撲通”一聲跪地,恭敬地答道:“小人高俅,自幼喜愛蹴鞠,
今日有幸能在王爺面前獻丑?!倍送跣Φ溃骸昂茫院竽憔土粼谕醺?,陪本王踢球。
”高俅心中大喜,連忙磕頭謝恩,那額頭磕在地上,發(fā)出清脆的聲響,
仿佛在宣告他命運的轉折。在王府里,高俅深知自己的機會來之不易,對端王百般討好,
簡直無微不至。端王喜歡書畫,高俅便四處打聽,不惜花費重金,
從一些落魄文人手中搜羅書畫珍品,小心翼翼地獻給端王。每得到一幅珍貴的書畫,
他都會先仔細研究,了解畫作的背景和畫家的風格,以便在獻給端王時能說得頭頭是道。
端王喜愛詩詞,高俅雖不通文采,但他能說動那些文人墨客,為端王吟詩作賦,討端王歡心。
他還會親自安排詩會,從場地布置到酒菜準備,都親力親為,力求讓端王滿意。日子一長,
端王對高俅越發(fā)寵信,高俅在王府中的地位也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那些王府的下人,
見了高俅都要恭敬地喊一聲“高爺”。第三章:風云突變,
王府失勢陷困境然而官場風云變幻莫測,猶如六月的天氣,說變就變。朝廷中黨派紛爭不斷,
各方勢力明爭暗斗,局勢錯綜復雜。端王所屬的一黨在一場激烈的權力爭斗中不幸失利。
皇帝對端王產生了猜忌,王府的勢力也如秋風掃落葉般被大大削弱。
高俅這個原本靠著端王這棵大樹乘涼的人,頓時陷入了困境。
那些平日里嫉妒高俅得寵的王府下人,見他失勢,紛紛露出了真面目。
他們開始對高俅冷嘲熱諷,甚至暗中使絆子。高俅出門,常常被人故意撞一下,
或是在他經過時小聲咒罵。有一次,高俅去廚房領飯菜,
廚子竟故意給他盛了一碗幾乎見底的稀粥,還陰陽怪氣地說:“高爺,如今王爺自身難保,
您這飯怕是以后都沒得吃嘍!”高俅心中惱怒,卻又無可奈何。他試圖向端王求助,
可端王自身都深陷泥潭,每日憂心忡忡,哪有精力管他。高俅在王府的處境愈發(fā)艱難,
每日只能做些粗活,如打掃馬廄、清洗馬桶等。馬廄里彌漫著刺鼻的氣味,糞便堆積如山,
高俅不得不忍著惡臭,一鏟一鏟地清理。清洗馬桶時,
那令人作嘔的味道讓他幾次差點吐出來,但他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退路。不僅如此,
他還時常吃不飽飯。夜晚,他躺在冰冷潮濕的柴房里,望著屋頂那個破洞,
月光透過洞口灑在他身上,像一層冰冷的霜。他想起自己曾經在市井中的風光,
又看看如今的落魄,心中滿是不甘。他暗暗發(fā)誓,一定要想辦法擺脫這困境,重新出人頭地,
哪怕不擇手段。第四章:集市奇遇,命運轉折現(xiàn)契機就在高俅幾乎絕望之時,
命運的轉機悄然降臨。一日,高俅外出替王府采買雜物,在熱鬧的集市上,人群熙熙攘攘,
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高俅在人群中艱難地擠來擠去,突然,他看到一個老道士,
那老道士鶴發(fā)童顏,仙風道骨,手持拂塵,靜靜地站在街邊。高俅不知為何,
被老道士的氣質吸引,不由自主地走了過去。老道士見到高俅后,盯著他的面相看了許久,
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高深莫測的神情。然后,老道士緩緩開口說道:“年輕人,
我看你印堂雖暫時黯淡,但日后必有大富大貴之相。不過,這富貴之路需你自己去闖,
切不可放棄?!备哔幢揪兔孕牛犃死系朗康脑?,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采買完雜物回府途中,高俅路過一處酒樓。
酒樓外圍著一群人,正吵吵嚷嚷。高俅好奇,費力地擠進去一看,
原來是一個富商模樣的人被幾個無賴糾纏。那富商衣著華麗,
綢緞的衣服在陽光下閃爍著光澤,但此時他卻面露懼色,額頭上滿是汗珠。無賴們一臉囂張,
伸手向富商索要錢財,富商不肯給,雙方僵持不下。高俅心中一動,想起老道士的話,
覺得這或許是個改變命運的絕佳機會。他上前大喝一聲:“你們幾個無賴,光天化日之下,
竟敢欺負良善!”無賴們見高俅瘦弱,并不把他放在眼里,冷笑道:“哪來的小子,
少管閑事!再不滾,連你一起揍!”高俅卻不退縮,從旁邊撿起一根木棍,
雖然手心里全是汗水,但他還是故作鎮(zhèn)定地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無賴們見他來真的,
心中有些膽怯,罵罵咧咧地走了。富商感激不已,忙詢問高俅姓名來歷。高俅如實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