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杭彥保證自己會用心背,杭健便放心的走了。
杭彥見他三叔離開,去找豐樂山借了個火折子,然后偷偷把這小冊子燒了。
將一切處理干凈,杭彥回了房間。
不是他太過小心,而是在這里,他不能有一點的松懈。
…………
終于,縣試的日子來了,于秀才精神抖擻的帶著五個孩子往考場走。
考場外人山人海,因為前面要一個個檢查,所以進考場的隊伍排的老長。
幾人正排著隊,聽著于秀才的囑咐,后面一道聲音嘲笑的聲音傳了過來,“呦,于修竹,怎么了,今年是實在教不出學生了?這么小的娃娃都讓你拿來充數(shù)了?”
幾人齊齊轉頭,說話的人做夫子打扮,看起來年紀和于秀才相仿,他的面容略顯蒼白,但是穿著打扮卻和于秀才是天和地,這人衣著華貴,頭發(fā)梳理得很整齊,手中還握著一把折扇,輕輕晃動著,扇面上畫著一幅山水圖,一看就價值不菲。
此刻他正用一種戲謔的眼神看著于秀才,仿佛在嘲笑他的寒酸。
于秀才只是輕輕掃了此人一眼,并不言語。
這樣的忽視讓眼前的人開始氣惱,他回頭對著幾個同樣衣著華貴的書生道:“知道眼前這人是誰嗎?可是當初縣學里的天才,也不知道這天才現(xiàn)在怎么落魄至此啊,連五個學生都湊不齊,還要拿個奶娃娃出來頂數(shù)?!?/p>
他的聲音不算小,吸引了不少人向他們看過來,老師被說,鄧臺最先忍不住:“杭彥才不是湊數(shù),他是老師教出來的最厲害的學生?!?/p>
這話讓人不少人笑出了聲,他們縣中沒出過什么天才,六歲能夠參加縣試的更是聞所未聞,所以鄧臺這話沒人相信,不少人都覺得于秀才是真的教不好學生,所以才讓杭彥出來湊數(shù)。
那人盯著杭彥,問道:“原來你叫杭彥啊,現(xiàn)在可識得十個字了?哈哈哈哈。”說完他自己就笑了起來。
他身后的書生也跟著笑了起來。
鄧臺幾人氣的滿臉通紅,杭彥等幾人笑完,淡淡的開口:“小子不才,卻已識得十字有余,另在老師的教導下還學會了不少成語,比如孤陋寡聞、短見薄識、少見多怪、坐井觀天……有幸今天用上?!?/p>
周圍的人再次笑了起來,只不過這次嘲笑的對象換了人。
那夫子幾人臉上的笑意全部消失,眼神陰戾,雙眼死死的盯著杭彥。
于秀才擋在杭彥身前,他向來看淡名利,對別人的看法也并不在意,更不屑與這種人爭辯,但是若是這人想要威脅他的學生,他第一個不干。
“什么人在此吵鬧!”幾人的動靜不小,吸引了巡邏的官差,那夫子見狀,冷哼一聲離開。
大家見沒有熱鬧可看,也都散開了。
鄧臺忍不住捏了下杭彥的臉,“杭彥,沒想到啊,你這么厲害,我鄧臺最喜歡你這種人了,從此以后我們就是兄弟。”
杭彥:……好無語。
趙偉也湊過來,“鄧臺,你也不問問杭彥愿不愿意和你做兄弟?!?/p>
鄧臺今年已經有七歲了,比杭彥高出兩個頭,他低下頭問杭彥,“杭彥,你你愿意和我做兄弟的,對吧?!?/p>
面對如此直白的問題,杭彥點點頭,“愿意。”
鄧臺笑得開心,一臉得意的看著趙偉,“你看?!?/p>
趙偉也看著杭彥,學著鄧臺道:“那你也愿意和我做兄弟對吧?”
杭彥再次點頭:“愿意?!?/p>
…………
杭健就這樣看著自家侄子從懟人到交朋友,雖然那他聽不懂剛剛杭彥說的那些是什么意思,但是看那幾個人難看的臉色,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話。
杭健本來就覺得杭彥厲害,現(xiàn)在杭彥的厲害程度又在他的心里上升了一個高度。
考前這小小的插曲并沒有影響杭彥的心緒,經過嚴格的搜查以后,杭彥進了考場,因為他太過于幼小,一路上被不少人關注。
好在杭彥心理素質強大,并沒有在意。
考場比他想象的還要狹小,每個人也就兩三平地方的大小,杭彥進去以后發(fā)現(xiàn)自己可能確實有點矮了,因為他坐在石凳上,也只是勉強夠到桌面。
這可是大事,若是一直抻著手,寫出來的字不好看不說,他也不能堅持三天兩夜啊。
無奈,杭彥只能將劉荷花給他縫得外衣脫下,墊在石凳上,還有他帶來的包裹也一并墊上,好在現(xiàn)在只是八月末,天氣算不上寒冷,只是夜晚會有些涼,脫下外衫杭彥也沒覺得冷。
他坐上去,長出了一口氣……
還好,這些東西墊上剛好夠用。
…………
杭彥擦了擦書桌,取出筆墨放在桌上,安靜的等待考官發(fā)卷。
杭彥進來的算是比較早的,他盯著面前的考生來來往往,也有不少考生見到這么小的杭彥多看了他幾眼。
漸漸的,所有考生基本上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等到全部考生進入號房落座,官差開始發(fā)放考卷。
等到悉悉索索的聲音消失,杭彥聽見敲鑼聲,隨后是幾聲洪亮的考試正式開始。
杭彥先是按照前世的習慣,檢查考卷有沒有問題,等到確認無誤以后,他拿起筆開始答題。
考試的題目不難,第一天考的就是對文章的熟練程度,就像是前世的填空,給你前半句,你答后半句。
不過題量有些大,如果對文章掌握不熟練,或者是寫字慢的人,很有可能答不完。
杭彥大概的掃過試卷,里面的內容基本上都是他會的,這更給他了不少信心,答起題來越發(fā)得心應手。
杭健給的小冊子里面納溪重點并沒有考,杭彥徹底放下心來,若是真的押中了,很有可能被有心之人舉報泄題,他們這些考生也會受牽連,若是考得好的,掉腦袋都是可能的。
還好,杭健只是被騙了。
剛開始,杭彥還想先答在草紙上,確定無誤以后在謄抄在試卷上,后來他怕浪費時間,又怕謄抄的過程中抄錯,便直接在試卷上作答。
為了不寫錯字,將字跡寫的干凈工整,他十分的投入,用心。
幾乎是屏蔽了外界的一切消息,甚至連縣令大人在他前面站了許久他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