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再次清靜下來,眼瞅著明月軒也改造的差不多了,和韓掌柜一起挑了一個時間,五月二十八日,正式重新開業(yè);開業(yè)定下來了,接下來就要定賓客名單,這個不需要趙瑞摻和,韓掌柜自然門清,這些達官貴人雖然家里都有產業(yè),但明面上,誰也不會承認,畢竟商人的地位在古代是低下的,所以侯府上也不會出面邀請客人,只能以私人身份邀請;很多都是韓掌柜以私人身份下帖子邀請的一些老客前來捧場;包括國子監(jiān)的王先生等,還有東市西市上一些大的酒樓,雖然大家是競爭關系,但明面上還是過得去的;不過這也不少了,最終能留給普通臨時過來的食客也就只有一樓大堂和五樓頂級包房了;
而趙瑞開始研究開業(yè)當天的菜譜來,首先是佐料的運用,以前沒有條件,現(xiàn)在是明月軒使用,當然買,可是一些貴重香料都是當藥材買的,趙瑞第一次去買的時候居然沒有買到,那賣藥材的看一個孩童過來,也沒有藥方子,就這樣胡亂說要買肉蔻、陳皮等等,把趙瑞給轟了出來,趙瑞氣的罵罵咧咧回來,給韓掌柜的一說,把韓掌柜笑得眼淚都下來了,最后還是韓掌柜要趙瑞開個單子,自己去買,才將趙瑞要求的一些貴重佐料買了回來,本來趙瑞還想買點白糖,結果市場沒有,只能買些蔗糖回來自己熬煮備用;另一方面趙瑞將買的粗鹽放到鍋里熬煮過濾,得到純白色的細鹽,就這一招,又把伙房幾人又震住了,每天把趙瑞當祖宗供著;
距離最后的開業(yè)僅僅不到五天了,既然趙瑞準備開業(yè)把所有食客鎮(zhèn)住,打響明月軒的招牌,一是要新鮮的吃法,同時也要有新鮮不同的食材;海鮮之類的暫時就不要想了,但由于西北氣候問題,其實很多瓜果蔬菜現(xiàn)在都還沒有成熟,在冬天除了富人家有些許窖藏的白菜吃,窮人家只能吃點咸菜了,一冬天也看不到綠色的,這也堅定了趙瑞要做暖棚的決心;
思前想后,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趙瑞最后準備按十二菜兩湯和十六菜兩湯兩種規(guī)格備餐,趙瑞列出菜單分別是,
涼菜類:涼拌黃瓜木耳、涼拌雞絲,
炒菜類:清炒豆芽、韭菜雞蛋、醋溜白菜、芹菜肉絲、炒蓮菜、清水河蝦
蒸菜類:蒜泥白肉,豆腐肉末蒸蛋
燒菜類:紅燒羊肉、紅燒肉、炒雞、紅燒黃河大鯉魚;野雉燉蘑菇;紅燒鹿肉
湯類:青菜丸子湯,豆腐三鮮湯
主食:米飯和烙餅
小菜:腌制黃瓜和白菜
酒則有韓掌柜去安排;
因為牛是重要資源,政府禁止宰殺牛,哪怕病死都要到官府備案之后才能買賣吃肉,各大酒店其實都有銷售,只是這次乃是開業(yè)活動,趙瑞和韓掌柜一致認為不能讓人抓住把柄,干脆將牛肉從菜單中剔除;
為了辦好這個開業(yè)酒宴,趙瑞讓韓掌柜從府里又挑了十幾個雜役出來幫忙,安排伙房陳師傅找來陶罐,把底部鑿傳幾個小洞,放上綠豆,每天必須用清水澆灌,制作豆芽,又安排李師傅去采買其他材料,趙瑞也是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因為每一處都需要他驗收和安排;
日子臨近,明月軒的招牌和門兩側的柱子用紅綢遮了起來,韓掌柜還是找了一些竹子準備到時候放在門旁火堆上燒,作為爆竹使用;
正日子終于到了,一早趙瑞便趕到店里,做最后的準備工作,一些需要提前燒制的菜品也充分備足,只剩最后的一些炒菜和涼拌菜和湯類,需要到時候制作,中午時分,秦氏便也趕了過來,不過這次她是上到了五樓的房間內,據(jù)說這次她也以私人身份邀請了幾個閨蜜前來,趙瑞沒有關注太多,
正午時分,已有一些客人陸續(xù)前來,其中尤以東西兩市的同行和商家為主,韓掌柜今日穿著長衫,一副富家家主模樣,選定時間,在客人的恭賀聲中,將明月軒招牌上的紅綢布拉了下來,這樣的模式也是新穎,讓其他商家眼前一亮,就在此時,事情還沒有完,韓掌柜又走向兩邊的柱子先是東邊的柱子,一拉紅綢,只見柱子上還包了一層木板,木板上刻著:日以平煙消早霞,眾商家一楞,互相看了一眼,再看韓掌柜,又將西側紅綢拉下,上面同樣的造型寫著:月經長空接晚星;
眾商家竊竊私語,這時候唐朝還沒有形成對聯(lián)的習慣,一般商家就是一個招牌就是了,甚至有的是一面旗子放在門口,這一幅對聯(lián)一出,讓眾商家頓時感到新穎又感到危機;
進入大門竟不像其他酒樓那樣直入而是一個由地到頂?shù)钠溜L,上面畫著竹林七賢飲酒圖,向左行進竟然要過一座小橋,橋底下還流水潺潺,水中竟然還有錦鯉游動,這些商家哪里見過這等場景,前段時間都說明月軒要倒閉了兌出去,后又聽說和一農家小子合作開店,市場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一傳十十傳百的,但都沒當回事,甚至有人說,侯府自侯爺離世,也是后繼無人的話來。再說了能在東西市開店的商家,有幾個是沒有背景的,或者就像明月軒一樣,就是某個家族產業(yè);這些天韓掌柜出門沒少受這些人話里話外的那么一絲鄙視,韓掌柜也是藏著掖著,但今天算是挺直了腰板;
明月樓本身是個口字形樓宇,除了一樓因為整個大堂形成了一整面,自二樓開始是個口字形造型,眾人自一側樓梯來到二樓,發(fā)現(xiàn)二樓更是典雅不凡,每個房門都已鑲嵌一個小木板,木板上寫著包間名稱,比如清風閣,下面還有一首小詩,但只有兩句,故鄉(xiāng)回首七百里,歸去不辭行路難;十幾個包間按照不同風格裝修一新,再往三樓四樓,發(fā)現(xiàn)一層比一層有意境,或者豪華,或者典雅;一些也在市場上開酒樓的老板這時候已經心慌了,別的不說,就憑這些詩句就能讓無數(shù)人蜂擁而至,
這些人雖然是開酒樓的掌柜,但是墨水也是沒有少喝,都是有一些文化水平的;韓掌柜看著這些人的樣子,內心不禁想笑,但又想到自己當初聽到趙瑞說這些時候,樣子估計比這些人更不堪,當初就問趙瑞怎么會這些的,結果被趙瑞三言兩語打發(fā)了,其實趙瑞也很是郁悶,自己不但想出詩句,其實更想寫,自己的毛筆字那也是下過真功夫的,趙孟頫的帖子也是臨摹了無數(shù)遍的?,F(xiàn)在實在沒法,不但不能寫,平時向韓掌柜請教時,還要將字寫得跟雞爪子撓的一樣,最后這詩句被送回侯府,秦氏看了之后,不由心動,據(jù)說這些刻在木板上的字都是按照秦氏寫字來刻的,倒是趙瑞看了之后,暗想,倒是小看了那個妮子;
這邊韓掌柜帶著一幫客人瀏覽,有安排大家入座各個包間,其他客人也陸續(xù)前來,五樓的包間內,秦氏正在和四個富家夫人一道坐著閑聊,這是她今天特意請的,只是下面人多眼雜,能來的都是關系較好的,四樓到五樓有三個樓梯,其余兩個已經派人把控,只留一個作為上下連接使用,就這樣也有人在此守衛(wèi);
這時一樓又是一片喧嘩,原來是國子監(jiān)王博士他們到了,這些先生平時就要舞文弄墨,今日一下看見這多的好詩句,一時間都心癢難耐,想要知道是誰寫的,趙瑞已經和韓掌柜說過,別告訴別人是自己寫的,只說在雜書上看到的,這幫先生哪里肯相信,一定要問個明白,韓掌柜支支吾吾,這時眾人卻安靜下來,因為一些人已經想到,或許是那位秦氏寫的,畢竟秦氏當初閨中時,雖家世不顯,但父親也是前隋國子學的教授,有點才氣的。想到這里,大家也不好再做打探,就各自欣賞起來;客人陸續(xù)到來,一些臨時食客也湊熱鬧進來,畢竟新店開業(yè)那肯定是有些折扣的;大堂上也坐滿了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