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英桀初識與“熱情”的邀約
光幕流轉(zhuǎn),樂土大廳的場景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芽衣與那位粉發(fā)少女——愛莉希雅的初次相遇??裨甑幕鸸庾分鹬纂娧恳碌纳碛埃路鹨獙⑺匣赜洃浀哪嗾?。
“嗯?”芽衣(雷之律者)警覺的聲音響起。
“哎呀,看來他注意到你了。”愛莉希雅的聲音帶著一絲狡黠與了然,她輕柔地撫摸著因高溫而發(fā)燙的金屬墻面,那熾烈的光芒竟在她的安撫下漸漸熄滅,只留下大廳中揮之不去的燥熱。
[芽衣]他……?
[芽衣]哦,是其他融合戰(zhàn)士吧。這么說來,連你在內(nèi),我至今只見到了四個人。
[愛莉希雅]不是藏著掖著不想讓你見哦。因為某些原因,來訪者會更容易遇見懷有與自己相同意志的英桀。
[愛莉希雅]要想深入關(guān)系,至少得先聊得來,你說是吧?
[芽衣]但我第一個見到的人是你。
[愛莉希雅]那不是因為我和你的相性最好嗎?
[芽衣]真的嗎?
[愛莉希雅]是真的哦,可能你自己還沒發(fā)現(xiàn),但潛意識已經(jīng)做出選擇了呢。
[愛莉希雅]不過偶爾,也會出現(xiàn)完全相反的情況。
秦始皇嬴政(目光銳利): “融合戰(zhàn)士?意志共鳴?此等遴選英豪之法,倒是與朕遴選銳士、以功勛定爵祿有異曲同工之妙。然‘意志相同’即可遇,莫非此樂土亦有靈,通曉人心?”他更在意的是這種“遇合”背后的機制。
漢高祖劉邦(摸著下巴): “嘿,這粉頭發(fā)的女娃娃,嘴是真甜!‘相性最好’?這不就是咱說的‘投緣’嘛!看把人家芽衣姑娘問的,臉皮薄嘍?!彼吹媒蚪蛴形?,覺得愛莉希雅這性格頗有意思。
漢武帝劉徹(關(guān)注點不同): “意志相同?此女言下之意,恐非尋常相遇。莫非這‘樂土’本身,便是一處篩選之地?那些融合戰(zhàn)士,是英魂所聚,還是……另一種存在?”他習慣性地思考戰(zhàn)略層面的可能性。
唐太宗李世民(頷首): “知己難求,古今皆然。此‘愛莉希雅’言語直率,觀其安撫熾光之舉,實力深不可測。她言‘相性最好’,看似玩笑,或暗含至理。芽衣姑娘初臨此地,得遇此女,是福非禍?!?/p>
詩仙李白(舉杯遙敬光幕): “好個‘熾光漸熄’!動若奔雷烈焰,靜似春風拂柳!這愛莉希雅,人如詩,行亦如詩!‘相性最好’?妙哉!此乃天意相逢,非人力可強求?!彼麑劾蛳Q耪宫F(xiàn)出的矛盾美感大為欣賞。
宋太祖趙匡胤(沉穩(wěn)): “此女看似活潑跳脫,然心思細膩,能安撫那狂暴火光,實力非凡。她言及‘完全相反的情況’,怕是要引出麻煩人物了?!弊鳛槲鋵⒊錾淼幕实?,他對危險有著本能的預感。
明太祖朱元璋(皺眉): “這女子說話彎彎繞繞,不如芽衣那姑娘爽利。‘意志相同’?哼,咱看是這勞什子樂土在搗鬼!不過……她說的‘相反情況’是啥?可別是那放火的家伙!”
光幕中對話繼續(xù):
[愛莉希雅]可能是你之前表現(xiàn)得太棒了,有人察覺了你的存在,正躍躍欲試呢。
[愛莉希雅]我想,在開始下一趟旅程前,你或許可以多做些準備。
[愛莉希雅]畢竟你將要見到的這個人,的確有些'熱情'呢。[愛莉希雅]看你的表情,你一定已經(jīng)見過千劫了。
[芽衣]那個男人是怎么回事?我以為會選擇留下記憶的融合戰(zhàn)士,至少都懂得該如何與人交流。
[愛莉希雅]嗯……準確來說他當時沒得選,但這不是重點。
西楚霸王項羽(眼中精光一閃,坐直身體): “‘熱情’?哈!此等形容,倒是別致!能讓那雷電芽衣都露出如此表情,這喚作‘千劫’之人,必是一員猛將!其‘熱情’,可是指戰(zhàn)意滔天?”他瞬間對這位素未謀面的千劫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和認同感。在他看來,強大的戰(zhàn)士就該如此“熱情”!
霍去?。ㄉ倌暌鈿猓?“躍躍欲試?好??!這才痛快!那千劫想必是見獵心喜,想試試芽衣姑娘這個‘律者’的斤兩!大丈夫就該如此!”他完全理解并贊賞這種“熱情”。
張良(敏銳地捕捉信息): “愛莉希雅姑娘說‘沒得選’……此是關(guān)鍵!看來并非所有英桀都是自愿或主動留下記憶。這‘千劫’,其入樂土或有不得已之苦衷?此等人物,性情激烈,倒也合理?!彼P(guān)注背后的隱情。
魏征(嚴肅): “此等‘熱情’,恐是暴躁無禮!芽衣姑娘所言甚是,既為英桀,留存記憶于世,豈能不通人情?即便是猛將,亦需明禮知節(jié),方能統(tǒng)帥三軍。”他對千劫的“不懂交流”十分不滿。
包拯(沉吟): “沒得選……此語大有深意。這位千劫壯士,恐有難言之隱。然其行止,確乎過于……剛烈了?!彼灿X得千劫的“熱情”有點過火。
[愛莉希雅]你看,在我們那個時代,沒有像芽衣你這樣美麗,溫柔又善良的律者。
[愛莉希雅]對我們而言,這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大家都是第一次和律者交朋友。
[愛莉希雅]而千劫……他其實是個比較內(nèi)斂的人啦,還是多給他一點時間吧。
[芽衣]內(nèi)斂?他對別人不是這樣的嗎?
[愛莉希雅]……好像也差不多?
[芽衣]……
[芽衣]好吧。不過在某種意義上,他倒是很符合我對前文明紀元的印象。
[愛莉希雅]哎,那就頭疼啦……給你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呢。
[芽衣]你也知道是'不好的印象'啊。
漢武帝劉徹(眼神深邃): “第一次和律者交朋友……原來如此。此紀元之律者,與彼紀元之律者,性質(zhì)竟已不同?芽衣姑娘能被如此評價,足見其心性。只是這‘內(nèi)斂’的千劫……”他對律者的定義變化更感興趣。
唐玄宗李隆基(看向楊玉環(huán)): “愛妃以為,這愛莉希雅評價芽衣姑娘‘美麗溫柔善良’,可中肯?”他更關(guān)心美人的評價。
楊玉環(huán)(掩口輕笑): “三郎,妾身觀那芽衣姑娘,確如寒梅映雪,清冷中自帶堅韌。愛莉希雅姑娘雖言笑晏晏,眼光卻是極好的。至于那‘內(nèi)斂’的千劫大人嘛……”她笑著搖搖頭,意思不言而喻。
蘇軾(撫須大笑): “哈哈哈!好一個‘內(nèi)斂’!愛莉希雅姑娘妙語連珠,令人絕倒!這千劫壯士若為‘內(nèi)斂’,那世間狂生皆可稱‘含蓄’矣!‘前文明紀元的印象’?想必是毀天滅地、強者為尊的景象了?!彼麑劾蛳Q诺摹皟?nèi)斂”形容和芽衣的吐槽感到無比有趣。
王安石(皺眉): “此女言語浮夸,前后矛盾。言千劫‘內(nèi)斂’,轉(zhuǎn)眼又承認其對他人亦是如此,更坐實芽衣姑娘對其紀元的‘印象’。如此‘朋友’,恐非良伴?!彼⒅剡壿嫼蛯嶋H效果。
[愛莉希雅]哎呀,總之……這個給你,你可能會需要這本書。
[芽衣]……《千劫面具一百問:從入門到精通》?……作者,愛莉希雅?
[愛莉希雅]從零基礎(chǔ)開始,教會你該如何與千劫友好相處的指導書。簡單易懂,誰都能立即上手。
[愛莉希雅]在逐火之蛾,這可是和求生指南一樣的必讀書目哦。
[愛莉希雅]有了它,你就可以放心大膽地向他搭話啦。如果失敗……放心,我也會提供'售后服務(wù)'的。
全場愕然,隨即爆發(fā)出各種反應:
秦始皇嬴政(額角青筋跳動): “……???《千劫面具一百問》?求生指南?成何體統(tǒng)!治理猛士,當以嚴刑峻法,明定賞罰,何須此等……此等……”他一時竟找不到合適的詞來形容這本荒誕的書。
漢高祖劉邦(拍腿大笑): “哈哈哈!絕了!真是絕了!愛莉希雅這丫頭,是個人才?。 笊改稀??‘售后服務(wù)’?虧她想得出來!這千劫到底是有多可怕,才需要專門寫本書來應對?咱真想見識見識!”他覺得這簡直太有意思了。
漢武帝劉徹(嘴角抽搐): “……必讀書目?與求生指南等同?朕之期門羽林,若需此等手冊方能應對同袍,此軍紀……”他無法想象自己的精銳部隊需要靠小冊子來避免被隊友“熱情”對待。
唐太宗李世民(忍俊不禁): “噗……咳咳。這……倒是別出心裁。看來這千劫壯士,性情之‘熱情’,已是軍中皆知,乃至需要著書立說以作防范?‘售后服務(wù)’……此詞倒是新鮮貼切?!彼S持嚴肅,但也被這奇書和“售后”的說法逗樂了。
詩仙李白(笑得前仰后合): “妙哉!妙哉!《千劫面具一百問》!愛莉希雅姑娘真乃妙人!此書一出,天下奇書榜當有其一席之地!‘入門到精通’?哈哈哈,不知精通之后,可能接那千劫壯士幾拳?”他純粹覺得這書名和作者太有戲劇性。
狄仁杰(捻著胡須,哭笑不得): “這……此等‘指南’,竟能成書?還冠以‘必讀’之名?看來逐火之蛾內(nèi)部,亦是……人才濟濟啊。只是這‘售后服務(wù)’,不知是如何個‘服務(wù)’法?”他職業(yè)性地開始分析“售后”條款的可能性。
宋太祖趙匡胤(搖頭失笑): “這女子……行事當真出人意表。不過,兵書有云‘知己知彼’,她此舉,倒也算為芽衣姑娘提供了些許‘知彼’之道。只是……以書交友,聞所未聞。”他嘗試從實用角度理解。
明太祖朱元璋(一臉嫌棄): “哼!奇技淫巧,歪門邪道!對付一個莽夫,還需寫書?直接軍法處置便是!這勞什子‘售后服務(wù)’,聽著就不靠譜!”他覺得這純粹是胡鬧。
于謙(正色): “雖看似戲謔,然愛莉希雅姑娘此舉,實是擔憂芽衣姑娘安危,用心良苦。能將應對一人之方法編纂成冊,廣為流傳,足見此人……咳,足見此情此景之特殊。”他試圖為愛莉希雅的行為找點正面理由。
蘇軾(已經(jīng)笑出眼淚): “從入門到精通!必讀書目!售后服務(wù)!哈哈哈……東坡今日方知,與人交友竟需如此‘學問’!愛莉希雅姑娘此書,當為‘社交險境求生學’之開山巨著!妙!太妙了!”他徹底被這現(xiàn)代感十足的荒誕感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