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李敏這兩年帶丫丫去看過不少大夫,尋了不少偏方,可只有一個被下放到牛棚的老中醫(yī)說可以試試人參益氣湯。
但人參種植技術(shù)在這個還未出現(xiàn)的時代,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一度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對不起?!?/p>
看著身形消瘦的李敏,許東風啞著嗓子。
這一句道歉是他上輩子到死也沒說出來的遺憾。
接著把兜里的兩塊錢拿出來,放到了李敏面前。
“呵呵.....”
李敏發(fā)出一聲冷笑,兩塊錢有什么用。
一根人參須子都買不來。
“對不起!對不起!”
許東風重重扇自己巴掌,一直打到嘴角溢血。
但李敏只是失望的搖了搖頭,并不說話。
因為這種場面她見過好幾回,每回都不會太長時間。
只要曹寡婦那邊來喊他,他都會把剛剛發(fā)下的毒誓忘到腦后。
許東風知道,過去的印象不是動動嘴皮子就可以改變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行動。
“媳婦,你去找大夫開藥,我進山一趟?!?/p>
他皺著眉頭站起身,盯上了灶臺邊的菜刀。
女兒情況危急,必須抓緊時間進山,尋參救命。
上一世他看到過一則新聞,一名幸運兒就在興安嶺的淺山處挖到了一根60年的野山參!
最后被某個大藥房天價買去,而那個幸運兒還在電視采訪中帶著電視臺去看了那個挖到人參的草稞子。
而這條新聞,他記憶尤深,因為那里他曾經(jīng)去過!
出了屋子,許東風鉆進了西屋廂房,在塵土中,翻箱倒柜。
很快在角落的一個棗木柜子里翻出了一雙填著烏拉草的靴子。
這靴子如果不是賣不上價,早就被他換成錢輸出去了。
這個季節(jié)進山很危險,無論是成群結(jié)隊的野豬還是添秋膘的熊瞎子,隨便一個都能要人命。
況且他還不知道山里的情況,不做好萬全準備貿(mào)然進山就是去送死。
就在這時候,他想到了一個人。
......
村東頭一處院子
“鐺鐺鐺”
許東風已經(jīng)換上了一身厚實的衣服,腳上也穿上了烏拉草墊的靴子,整個人裹得嚴嚴實實。
腰間用捆著一圈麻繩,別著菜刀。
“誰???東風哥?”
開門的是一個看起來和猴子差不多的青年,眼珠子提溜亂轉(zhuǎn)。
“你爸在家沒?”
許東風問道。
“沒,哥咋了?”
長得像猴子的青年叫陳東,是許東風的發(fā)小,從小倆人一起光腚長大的,比他小兩歲。
外號猴子。
“你家是不是還有打獵的家伙事兒?”
許東風直入主題。
“獵槍沒有了,前一陣子上交了,弓箭還有一副,哥你要進山???”
陳東詢問道。
“弓箭借我,回來請你吃肉?!?/p>
陳東見許東風面色嚴肅也不耽擱,很快跑進屋子里抱出來一副看上去很有年頭的弓箭。
“都在這了,哥你可別弄丟了?!?/p>
陳東咧了咧嘴,說實話,自從許東風迷上了曹寡婦家的地窖他爸就不讓他和許東風來往了。
這次弓箭要是丟了少不了挨一頓打。
“知道了?!?/p>
拿到弓箭陳東試了一下,用起來還算順手。
可以看出來猴子他爹是真挺愛惜。
告別了猴子,他順著小道進山。
北大營在兩片大山的角落里,正對一條河。
興安嶺林木茂盛,物產(chǎn)豐饒,這兩年北大營沒餓死人,都得歸功于這片大山。
路上許東風繞過好幾處空蕩蕩的陷阱。
興安嶺雖然是一片大寶庫,但打獵沒有那么簡單,許多人只能靠下陷阱碰運氣。
而許東風卻不一樣,上一世趕山打獵積累下不少經(jīng)驗,他仗著自己穿著厚衣服,專往草多的地方走,一邊走一邊確認方向,保證自己不偏離那顆野山參的位置。
也是運氣到了。
剛走了一會兒,他側(cè)耳聽到了野雞咕咕的低鳴。
仔細一看,灰色的大胖野雞正趴在一個草稞子里閉著眼睛一動不動。
運氣??!
許東風小心翼翼的把弓箭拿在手里,眼睛死死盯著野雞。
確定野雞沒有移動的想法后,他才開弓搭箭。
“噗!”
鋒利的箭頭狠狠釘在地上,被穿透身體的野雞掙扎幾下就斃命了。
許東風喜滋滋的跑過去,這一箭純是運氣。
撿起死掉的野雞,拔出箭頭,許東風又彎腰撥開腳邊雜草,發(fā)現(xiàn)草稞子里還有四枚野雞蛋。
這個時期物資供應(yīng)緊張,各種營養(yǎng)品都是稀罕物,家養(yǎng)的雞蛋在市場上要一毛錢一斤!
這四枚野雞蛋起碼能換兩斤玉米面!
小心將野雞蛋放進隨身的布袋子里,許東風又檢查了一遍,這才開始按著上一世記憶中那名幸運兒說的有顆大松樹的地方快步走去。
咔咔......
許東風踩在枯枝碎葉上,雙眼警惕的巡視著周圍。
他并沒有因為一時的收貨沾沾自喜,這山里的危險到處都是。
過了一會兒,他已經(jīng)來到了一片樺樹林。
樺樹林中有片亂石,中央?yún)^(qū)域佇立著一顆巨大的松樹!
許東風以前聽家里老人講過,人參這東西對于營養(yǎng)物質(zhì)需求極大,它在的地方周圍很少有茂盛的草叢。
俗稱霸道。
而且周圍還有各種灌木喬木迷惑很難發(fā)現(xiàn),但這一切對于許東風來說并不難。
有記憶中的印象指引,他很快就在一顆矮小的喬木下發(fā)現(xiàn)了老山參的葉子!
他趴在地上輕輕拂去上層的泥土,露出牙黃色的參蘆。
上一世一名老趕山人教過他怎么辨別人參,人參每年莖葉脫落重新生長便會留下一個疤瘌,行話叫蘆碗。
而這顆參已經(jīng)結(jié)成了圓蘆頂,就算沒到60年也是三四十年的老山參了!
順著葉子看了一圈,這顆山參上沒有采參人留下紅布。
說明是現(xiàn)在是無主之物。
許東風放下野雞和雞蛋后,拔出后腰的菜刀,順著葉子莖稈從外圍挖了個大坑,雖然他沒干過采參的活兒,但也知道人參根須貴重,所以很有耐心的仔細清理泥土。
等到林子快黑了,才把整株人參全須全尾的挖出來。
下山還得走差不多半個小時,家中女兒還等著人參治病,許東風沒敢多逗留,分辨了一下方向,滿載收獲抄近路朝山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