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鎮(zhèn)遠門后,沿著城中寬闊的南北大道穿過星明樓、凱歌樓前行大約兩里多地,便來到了榆林北城的護衛(wèi)街。
這條街道筆直而寬敞,兩旁的建筑錯落有致,顯得格外整潔有序。
繼續(xù)沿著護衛(wèi)街往東走,不一會兒就能看到延綏鎮(zhèn)臺衙門。
這座衙門位于護衛(wèi)街的東端,氣勢恢宏,莊嚴肅穆。
它是整個延綏地區(qū)的軍事指揮中心,負責管理和調(diào)度整個延綏鎮(zhèn)的數(shù)萬精銳。
據(jù)史料記載,自成化九年起,巡撫余子俊將鎮(zhèn)城遷至榆林,至今已有一百五十余年。
在這漫長的歲月里,延綏鎮(zhèn)臺衙門見證了無數(shù)的歷史變遷和風云變幻。
"鎮(zhèn)臺"一詞,在明代是對總兵之官的尊稱。
這是因為總兵官肩負著掌管一鎮(zhèn)之軍政的重任,管轄著眾多的營協(xié)將弁,可謂是重鎮(zhèn)大臣。
他們一行人從南北大道轉入護衛(wèi)街,剛到街上紅色的木制牌樓前就被執(zhí)勤的兵丁攔住了去路。
費書瑜見狀,急忙上前,從懷中掏出腰牌,遞給了執(zhí)勤的軍官。
那軍官接過腰牌,仔細端詳了一番,又詢問了一些相關的問題。
費書瑜一一作答,態(tài)度恭敬。
經(jīng)過一番盤問后,見沒有問題那軍官才點了點頭,示意兵丁他們可以通行。
延綏鎮(zhèn)臺衙署的主體建筑巍然矗立在街道的北側,坐北朝南,氣勢磅礴,令人不禁為之驚嘆。
這座衙署的建造完全遵循了封疆大吏從二品府衙的規(guī)制,其規(guī)模之宏大、布局之嚴謹,都彰顯出其在當時的重要地位。
衙署的整體布局采用了“前朝后寢”的傳統(tǒng)方式,這種設計既體現(xiàn)了封建等級制度的嚴格,又方便了官員的辦公和生活。
整個衙署分為東、中、西三路,每一路都有其獨特的功能和特點。
其中,中路建筑無疑是最為重要的部分。
從南到北,依次排列著一字形的照壁、府門、儀門、正堂、二堂、三堂,直至最后的四堂,共計五進院子。這些建筑錯落有致,相互呼應,形成了一個莊嚴而有序的空間序列。
照壁作為衙署的第一道屏障,不僅起到了裝飾和美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象征著官員的威嚴和權力。
府門則是進入衙署的主要通道,其高大的門樓和厚重的門扇,讓人感受到一種莊重而肅穆的氛圍。
儀門是官員們舉行儀式和接待賓客的地方,這里的建筑風格典雅莊重,彰顯出官員的身份和地位。
正堂是衙署的核心建筑,也是官員們處理政務的主要場所,其寬敞的大廳和精美的裝飾,無不顯示出這里的重要性。
二堂則是官員們?nèi)粘^k公和休息的地方,這里的布置相對簡潔,但依然不失莊重。
最后的三堂和四堂則是官員們的私人住所,這里環(huán)境清幽,設施齊全,為官員們提供了一個舒適的生活空間。
除了中路建筑外,左右兩側還有跨院,這些跨院與中路建筑相互連通,共同構成了一個龐大而復雜的建筑群。
整個衙署合計房屋三百六十余間,如此眾多的房間共同構筑了延綏鎮(zhèn)臺衙署作為延綏鎮(zhèn)軍務的核心。
他們一行來到鎮(zhèn)臺衙門的西轅門外,費書瑜急忙下馬快步上前,來到守衛(wèi)轅門的軍牢面前.
從懷中掏出一份拜帖雙手恭敬地遞上,并醒目地偷偷給了一塊跑腿銀。
軍牢接過拜帖和跑腿銀后,略作打量,便轉身進入轅門內(nèi)去通傳。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大約過了一盞茶的功夫,轅門內(nèi)終于有了動靜。
只見一名身著戎裝的小將從里面快步走了出來,他身姿挺拔,步伐穩(wěn)健,腰間懸掛著一把佩劍,看上去頗為英武。
費書瑾一見來人連忙抱拳作揖道:“豈敢有勞植厚兄親迎!” “伯臺兄親自我豈有不親迎之理?”來人滿臉笑容,拱手回揖道。
來人正是楊鎮(zhèn)臺的內(nèi)丁千總,同時也是其四子楊御華。
只見他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劍眉星目,氣質不凡。尤其是那一身戎裝,更是顯得英姿颯爽,威風凜凜。
費書瑜對楊御華并不陌生,前幾次他陪費書瑾拜訪楊鎮(zhèn)臺時,就曾見過這位楊四公子。
此刻見到楊御華,他趕忙上前見禮,態(tài)度十分恭敬。
楊御華見狀,連忙還禮,微笑著說道:“瑜哥兒,幾日不見,你可是越發(fā)干練了!依我看,你將來必定會成為伯臺兄手下的一員驍將呢!”
楊御華的話語雖然簡短,但卻讓人感覺如沐春風。
他雖然出身將門世家,卻并沒有尋常世家子弟的傲慢與自負,反而顯得謙遜有禮,風度翩翩。
也正因如此,楊御華年紀輕輕,便已成為其父楊鎮(zhèn)臺的得力臂膀,備受器重。
經(jīng)過一番寒暄和客套之后,楊御華便將他們迎入轅門。
當他們一踏入西轅門,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排整齊排列的班房。
這些班房看上去雖然簡單樸素,但卻顯得格外整潔和有序。
貴哥兒他們這些親衛(wèi),則被安排在了這排班房中休息,只有費書瑜一人跟隨費書瑾進入鎮(zhèn)臺衙門。
說起這鎮(zhèn)臺衙門,那就只能用一個字“大”可以形容!大門迎面有一座巨大照壁,兩根巨大的帥旗桿矗立在左右,它們筆直而高聳,仿佛直通云霄一般。
這兩根旗桿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左側的帥旗桿上,懸掛著一面任旗,上面用遒勁的字體寫著“都督僉事加右都督延綏總兵官楊”,這面旗幟在微風中輕輕飄揚,顯示出主人的尊貴身份和赫赫戰(zhàn)功。
而右側的帥旗桿上,則懸掛著一面飛虎將旗,這面旗幟同樣引人注目。
說起這面飛虎旗,費書瑜不禁感到有些費解。
飛虎旗,本應是一個嚴肅而威武的名字,一聽就讓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然而,當他真正看到旗上所繪的那只老虎時,卻完全無法保持嚴肅。
他回憶起第一次陪費書瑾來鎮(zhèn)臺拜見楊鎮(zhèn)臺時,見到這面飛虎旗的情景。
當時,他差點沒當場笑出聲來,因為那旗上的老虎,實在是與他想象中的相差太遠。
這哪里是一只兇猛的老虎,分明就是后世的招財貓嘛!
那只老虎的形象憨態(tài)可掬,圓滾滾的身體,萌萌的表情,每次費書瑜見到都忍不住想捧腹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