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初三,沈清涵生辰這日,寒風(fēng)亦開始席卷京城。
許多窮苦百姓無衣可穿,無米可食,有些家庭條件差的,甚至連唯一的茅草屋都被風(fēng)卷了去。
一大早,沈清涵就命人在城郊設(shè)置粥棚,免費(fèi)散粥給窮人。
隨即,她又打著過生辰的名號(hào),要求謝氏和沈楚楚從公賬中拿出一大筆錢。
謝氏不舍,可兒媳生日,做婆母的若是不表示,傳出去,只怕侯府謝家再?zèng)]臉面。
沒法,她只好循了沈清涵的意思,乖乖掏了一大筆錢出來。
壽安院內(nèi),謝氏拿著算盤,和沈楚楚一道,噼里啪啦算得連天響。
“這個(gè)沈清涵!”謝氏眉頭緊皺:
“過生日就過生日,怎么會(huì)想到施粥這一出?”
她還等著看沈清涵笑話呢,萬萬沒想到,自己竟成了個(gè)笑話!
沈清涵一拿到錢,就開始免費(fèi)賑工,請那些窮人們重建受災(zāi)的茅草屋。
就這樣,窮人們賺到了吃飯的錢,同時(shí)還有了新房子住。
熱鬧的城郊,百姓們排著隊(duì)井然有序地等著分粥吃。
“這侯府謝夫人可真是心善啊……”
“什么謝夫人?”一個(gè)抱孩子的婦女指正:
“人家有名有姓,是皇商沈家嫡女,沈清涵!”
贊揚(yáng)聲此起彼伏,坐在轎子里的雪兒和秋香,聽到這些話,朝沈清涵看去。
“夫人,他們都在夸你呢……夸得真好聽?!?/p>
雪兒的眼睛亮閃閃的,在侯府壓抑許久的愁悶也就此煙消云散。
秋香喜不自禁:“是啊,他們夸的是沈氏女兒,而非侯府夫人?!?/p>
秋香將頭得意地?fù)P了起來。
沈清涵嘴角輕輕一彎,她掀開簾子看了下天色:
“要中午了,回去吃藥吧?!?/p>
以往她將謝家瑣事放在第一位。
而如今,保全自己的身體才是沈清涵的頭等大事。
馬車緩緩動(dòng)了起來,有人聞聲看過來,眼尖地認(rèn)出那是侯府馬車。
他們放下手中碗筷,對著馬車感激跪拜:
“多謝沈小姐……祝沈小姐身體安康,一生無虞……”
人群越聚越多,沒有人搶著去排隊(duì)吃粥,而是紛紛跪在地上,朝沈清涵離去的方向表達(dá)著自己的感謝。
馬車已行駛出好長一段路,可車后百姓們自發(fā)的道謝聲祝福語還縈繞在沈清涵耳旁。
她默默閉上雙眼,卻有一行清淚自眼角滑落。
陌生人尚能記得她的好,可謝家人為何整日盼著她死?
侯府的馬車駛進(jìn)城門口時(shí),另一輛十分普通不起眼的小馬車同時(shí)駛出來。
小馬車普通,但車內(nèi),卻隱隱充斥著一股凌人的氣勢。
年輕男子靠伏在車上,聽見外面山海般的人語聲,好看的眉眼不耐煩地一皺。
對面的侍衛(wèi)回報(bào)道:
“是侯府謝家的夫人沈清涵過生辰,因此免費(fèi)在城郊施粥賑工一周?!?/p>
年輕男子聽到沈清涵的名字,手指輕輕一動(dòng),幽潭般深沉的眸子里劃過一道亮光。
半晌后,年輕男子悠悠開口,聲音清冷如山泉流動(dòng):
“多撥點(diǎn)銀子進(jìn)去,以沈家的名義,將施粥賑工的時(shí)間拉長至一個(gè)月?!?/p>
沈清涵的義舉不日便傳遍了所有世家豪門。
但凡家中有厚底的人家,紛紛掏錢自愿跟上沈清涵的義舉。
僅半天的時(shí)間,京城所有人都知道了侯府謝家的主母沈清涵纏綿病榻時(shí),仍不忘記幫助窮苦百姓的善行。
傍晚,謝家餐桌上,謝氏冷冷擲下筷子:
“倒便宜了她?!?/p>
謝氏氣得無心吃飯,論道理,沈清涵是她的兒媳婦,她的名聲好,自然對謝家也好。
可她是將死之人。
將死之人,做那么多功夫,也都只是白費(fèi)力氣。
這也是如今謝氏為何鼎力培養(yǎng)支持沈楚楚的原因之一。
沈楚楚嘴甜會(huì)來事,最重要的是,沈清涵沒有親妹妹。
所以等沈清涵一死,她的嫁妝肯定是留給表妹沈楚楚的。
屆時(shí),這些錢就還是謝家的。
“老夫人,你別氣了……”沈楚楚出聲安慰:
“姐姐這次雖然鋪張浪費(fèi)了,但這也可能……是姐姐最后一次過生辰了……”
沈楚楚說到這里時(shí),淚便晶瑩可憐地滴落下來。
謝氏抬頭,望著沈楚楚這張酷似故人的臉,心頭一軟,伸手握住她:
“楚楚,你總是這么善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