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會派人……好好查一查?!?/p>
景和帝蕭宸的聲音在御書房內(nèi)回蕩,平淡得聽不出任何情緒,卻像一顆投入深潭的石子,在我早已波瀾萬丈的心湖里,激起了更深的漩渦。
查?怎么查?派誰查?查多久?兄長遠在嶺南,生死懸于一線,每一刻都是煎熬!
那句“你的忠心,朕收下了”,更是如同懸在頭頂?shù)倪_摩克利斯之劍,不知何時會以何種方式落下。
我垂首肅立,掌心一片濕冷,只能強作鎮(zhèn)定地應(yīng)道:“陛下圣明,臣……叩謝天恩!”每一個字都說得異常艱難。
他不再言語,目光卻依舊停留在我臉上,帶著洞悉一切的穿透力,仿佛早已看穿我強壓的焦灼。
那日之后,御書房的氣氛變得微妙起來。他依舊勤政,依舊睿智,依舊威嚴(yán)。
但偶爾,在批閱奏章的空隙,他會端起茶盞,目光卻似有若無地掃過我侍立的方向。
那目光不再是純粹的審視,似乎多了些別的、更復(fù)雜的東西。
有時,他會將一些涉及嶺南風(fēng)土民情或吏治的奏報,看似隨意地推到我面前:“沈卿,看看這個?!?/p>
我屏息凝神,字斟句酌地分析利弊,條理清晰地陳述見解。
他聽著,指尖在御案上輕輕叩擊,不置可否,但那專注的眼神,卻讓我心跳失序。他是在考校我?
還是……在通過這些奏報,間接地向我透露嶺南查案的進展?
那封押上我所有忠誠的奏疏,他再未提起。
那行神秘的朱批,也成了懸在我心頭最大的謎。
那薄薄幾頁紙,仿佛蘊含著決定我兄長生死和我未來命運的所有秘密,卻被鎖在御案深處,觸不可及。
等待的日子,在無聲的焦灼中流淌。嶺南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
我只能在每日入宮侍讀時,從陛下偶爾提及的只言片語或那些特意遞來的奏報中,捕捉著蛛絲馬跡。
大約過了月余,一日午后,陛下正閉目養(yǎng)神,內(nèi)侍總管輕手輕腳地進來,將一份密封的文書放在御案一角,低聲道:“陛下,嶺南密奏。”
我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那份密封的文書。
陛下緩緩睜開眼,眼神清明,沒有絲毫倦意。
他拿起文書,拆開火漆,抽出里面的奏報,目光沉靜地掃過。
御書房里靜得落針可聞。
我只能聽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聲。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陛下臉上的表情卻沒有任何變化,依舊是那副深不可測的模樣。
終于,他放下了奏報,指尖在桌面上輕輕一點,抬眼看向我。
“沈卿?!?/p>
“臣在?!蔽业穆曇魩е唤z不易察覺的顫抖。
“嶺南查實了。”他的聲音平靜無波,“令兄沈硯,確系遭人構(gòu)陷。當(dāng)?shù)毓倮艄唇Y(jié),羅織罪名,意圖置其于死地?!?/p>
轟——
巨大的狂喜瞬間沖垮了強撐的堤壩,幾乎讓我站立不穩(wěn)!
兄長……清白了!
他真的清白了!
“陛下……”我眼眶發(fā)熱,聲音哽咽,幾乎說不出完整的話,唯有深深拜倒,“臣……臣代兄長叩謝陛下圣明!再造之恩,沒齒難忘!”
額頭重重磕在冰涼的金磚上,那冷意卻壓不住心底翻涌的熱流。
“至于構(gòu)陷之人,”陛下的聲音依舊平穩(wěn),卻透著一絲冰冷的殺伐之氣,“該查辦的查辦,該問罪的問罪,一個都不會放過?!?/p>
他沒有提李崇明的名字,但那冷冽的語氣,已足以說明一切。
“陛下圣斷!”我再次叩首,心中巨石轟然落地,隨即又被巨大的感激和后怕填滿。
“起來吧?!北菹碌穆曇羲坪蹙徍土艘唤z,“令兄受此無妄之災(zāi),朕……亦有失察之過?!?/p>
這近乎“認錯”的言語,出自帝王之口,分量何其之重!
我慌忙道:“陛下言重!此皆奸人蒙蔽圣聰,陛下明察秋毫,還兄長清白,已是天恩浩蕩!”
他看著我,目光在我因為激動而微微泛紅的眼眶上停留了一瞬,隨即移開,淡淡道:“他性子剛烈,留在嶺南終非長久之計。待此件事了,便召回京中吧。”
召回京中!
巨大的驚喜再次擊中了我!
不僅洗刷了冤屈,還能回到京城!
這意味著兄長終于脫離了那瘴癘之地的苦楚,脫離了隨時可能降臨的構(gòu)陷暗箭!
“陛下隆恩!臣……臣……”我激動得語無倫次,巨大的喜悅和感激如同潮水般將我淹沒,只能再次深深拜謝。
“不必謝了。”他打斷我,語氣恢復(fù)了一貫的平淡,“朕說過,你的‘忠心’,朕收下了。這,便是朕的回應(yīng)?!?/p>
他頓了頓,目光落回那封嶺南密奏上,意有所指,“沈卿,記住你奏疏里的話。”
余生盡忠,死而后已。
我心頭凜然,所有的狂喜瞬間沉淀下來,化為一種沉甸甸的承諾。
“臣……謹(jǐn)記于心,此生必不負陛下信重!”
兄長的危機終于解除,籠罩在沈家上空的陰云似乎一朝散盡。
母親喜極而泣,連日在佛前還愿。
府中的氣氛也一掃之前的壓抑,變得輕松明快起來。
壓在心頭最大的石頭被移開,連帶著在御前侍讀的日子,似乎也變得不那么如履薄冰。
與陛下的相處,在不知不覺間發(fā)生著微妙的變化。
他依舊會詢問政見,但不再僅僅局限于經(jīng)史典籍或地方奏報,偶爾也會問及我對朝中某些重臣的看法,或是某項新政推行的利弊。
我的回答也漸漸褪去了最初的拘謹(jǐn)和過度謹(jǐn)慎,嘗試著更坦誠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他聽著,有時會頷首贊同,有時會提出犀利的反問,那專注探討的眼神,竟讓我生出幾分……知遇之感?
他讓我讀詩文的次數(shù)也多了起來。有時是前朝名篇,有時是他自己閑暇時所作。
他的詩風(fēng)冷峻奇崛,字里行間卻藏著一種難言的孤高與抱負。
當(dāng)我清朗的聲音在殿內(nèi)流淌,描繪著他筆下那些雄渾的意象時,他會靠在椅背上,閉著眼,眉宇間是難得的放松。
偶爾,當(dāng)我讀到某個精妙的句子或轉(zhuǎn)折時,他會突然睜開眼,目光灼灼地看向我,那眼神深邃得仿佛要將人吸進去。
一次,我正為他整理批閱好的奏章,指尖不小心觸碰到了他剛剛擱下的朱筆。
那筆桿上還殘留著他指尖的溫度。
我像被燙到般縮回手,他卻恍若未覺,只是目光落在我的手上,忽然開口:“沈卿的字,是跟誰學(xué)的?”
我一怔,答道:“幼時家父親授,后臨摹前朝書圣碑帖?!?/p>
“清逸秀潤,風(fēng)骨內(nèi)蘊,”他評價道,語氣平淡,目光卻帶著一絲欣賞,“與你的人,倒有幾分相似?!?/p>
我的心猛地一跳,臉頰不受控制地微微發(fā)熱,只能垂首道:“陛下謬贊,臣愧不敢當(dāng)?!?/p>
這樣細微的、近乎逾越的對話和注視,在日復(fù)一日的相處中悄然累積。
一種難以言喻的悸動,如同藤蔓,在心底無聲地蔓延纏繞。
我試圖告訴自己,這是帝王對近臣的恩寵和信賴,但心底深處,卻有一個聲音在不安地低語:不是的,這不一樣。
日子似乎就這樣朝著一個既安穩(wěn)又暗流涌動的方向滑去。
直到數(shù)月后,一封關(guān)于兄長沈硯的、不大不小的麻煩,再次傳到了京城。
這次倒不是什么構(gòu)陷重罪,而是兄長在回京途中,于某州府暫歇時,路見當(dāng)?shù)匾缓缽娖哿枞跖?,憤然出手,將那豪強打傷,并?dāng)眾斥責(zé)了當(dāng)?shù)毓賳T包庇縱容之責(zé)。
那豪強頗有背景,與朝中某位宗室沾親帶故,便告到了京里,雖不敢直接攀扯陛下剛赦免召回的人,卻也咬死了兄長“逞兇傷人”、“藐視地方”。
消息傳到御前時,陛下正在批閱奏章。
我侍立一旁,聽到內(nèi)侍低聲稟報,心中頓時涌起一股無奈和哭笑不得的熟悉感。
果然……兄長這性子,真是片刻也消停不得。
陛下聽完,筆尖未停,只是嘴角似乎……極其細微地向上牽動了一下?
那速度快得如同錯覺。他批完手中那份奏章,才慢條斯理地抬起頭,目光落在我身上,帶著一種了然于胸的了然和……難以言喻的興味。
“沈卿,”他聲音平靜,聽不出喜怒,“看來令兄這‘安分守己’的日子,過得頗為精彩。”
我臉上微熱,帶著幾分無奈和歉意,躬身道:“臣兄魯莽,又給陛下添麻煩了。臣……代兄請罪?!?/p>
“請罪?”他輕輕重復(fù),尾音微揚。隨即,他像是想起了什么,身體微微后靠,好整以暇地看著我,那雙深邃的眼眸里,此刻清晰地映照出我有些窘迫的身影。
一個帶著明顯戲謔和深意的問題,被他用一種近乎慵懶的語調(diào)拋了出來:
“沈卿,你這般為令兄奔波勞碌,屢次執(zhí)筆陳情……可曾想過……為自己求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