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族長的一聲令下,讓整個上河村變成了一座熱火朝天的巨大作坊。
祠堂吃大鍋飯,所有勞力總動員。這種凝聚力和干勁,是上河村幾代人都不曾有過的。
然而,僅僅過了一天,問題就暴露了出來。
清晨,天還未亮,村里的婦人和半大孩子們便挎著籃子,漫山遍野地去采摘最頂級的嫩芽。她們牢記小先生的教誨,只采“一心一葉”,動作小心翼翼。
可采摘回來的嫩芽,堆在坪壩上,很快就積成了一座綠色的小山。
麻煩,就從這里開始了。
按照陳立言畫出的“流水線”,采摘回來的茶葉需要經(jīng)過篩選、炒制、烘干等好幾個步驟。
可村民們習慣了各干各的,雖然都想出力,卻亂成了一鍋粥。
負責篩選的婦人,圍著茶堆,一邊挑揀一邊閑聊,速度慢得像蝸牛爬。
負責炒茶的壯丁,好不容易等到一小盆篩選好的茶葉,幾個人搶著一口鍋,有的人火燒得太旺,茶葉一下鍋就焦了。有的人又怕燒壞了,火候不夠,炒出來的茶葉蔫不拉幾,半點香氣都沒有。
一天下來,坪壩上堆積的嫩芽越來越多,可真正被加工成成品的“云霧奇珍”,卻少得可憐。
到了晚上,清點一天的成果,所有人臉上的笑容都消失了。
忙活了一整天,全村上百口人,最終合格的成品,竟然連半兩都不到!
半個月,二十兩。
按照這個速度,別說半個月,就是半年,他們也交不了貨!
“這……這可怎么辦???”
“人手不夠!咱們的人手根本不夠??!”
祠堂里,負責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事們,一個個都愁眉苦臉。
陳二牛負責帶著人炒茶,他一張臉被煙熏得像個黑炭頭,急得直跳腳:“小先生,不是俺們不賣力!這炒茶的活,太精細了!俺們這些粗手笨腳的漢子,不是把火燒大了,就是把茶葉給炒糊了,十鍋里有八鍋都是廢品!”
負責篩選的王家嫂子也一臉為難:“是啊小先生,這嫩芽金貴,挑的時候眼睛都快看瞎了,生怕弄壞了一點??扇艘欢啵置δ_亂的,好多好好的芽頭,都被不小心給掐斷了,心疼死個人?!?/p>
所有人都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他們不缺力氣,不缺干勁,他們?nèi)钡氖悄芨珊眠@些精細活的、足夠多的熟練人手。
可熟練人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練出來的。
時間,恰恰是他們最缺的東西。
祠堂里的氣氛,從前兩天的狂熱,瞬間跌入了冰點。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投向了那個坐在主位上的小先生。
陳立言的臉上,卻沒有絲毫慌亂。
這兩天,他沒有參與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勞作,他只是像一個幽靈一樣,在坪壩的每一個角落里,安靜地觀察著,記錄著。
他早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
他站起身,走到眾人面前,平靜地說道:“各位叔伯嬸娘,大家先別急?!?/p>
“人手不夠,不是因為我們?nèi)松?,而是因為我們的力氣,沒有使在對的地方。”
他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了幾個圈。
“從明天起,我們重新分派人手?!?/p>
“第一,采茶。這個活,村里所有的婦人和孩子都能干,繼續(xù)保持?!?/p>
“第二,篩選?!彼聪蛲跫疑┳樱巴跎?,篩選這個活,不能再讓所有人一起上了。手腳毛躁的人,只會幫倒忙。”
“我要你,從村里挑出二十個眼神最好、心思最細、手最穩(wěn)的婦人。從明天起,篩選的活,就只交給你們二十個人!你們的任務,就是把最好的、沒有一絲破損的芽頭,給我挑出來!”
“其他人,一概不準碰篩選的茶葉!”
“第二,炒茶?!彼D向陳二牛,“二牛叔,炒茶是技術活,不是力氣活。讓所有壯丁都去炒茶,是最大的浪費?!?/p>
“我要你,也從村里,挑出十個對火候最敏感、學東西最快的年輕人。從明天起,就由我,親自教他們十個人炒茶!我們村所有的炒茶鍋,就只給他們十個人用!”
“至于剩下的壯丁,”陳立言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漢子們,“他們的任務更重!挖坑,漚肥!采買,運輸!所有臟活累活,都由他們包了!要確保我們前線的生產(chǎn),沒有任何后顧之憂!”
陳立言的這番話,條理清晰,分工明確。
他將原本混亂的人群,瞬間分成了“采摘隊”、“精選隊”、“技術隊”和“后勤隊”。
每一個隊伍,都有明確的任務和負責人。
村民們雖然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但他們立刻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是啊,讓張飛去繡花,那不是扯淡嗎?
就該讓手巧的干細活,讓有力氣的干粗活!
“可是……小先生,”王家嫂子還是有些擔憂,“就我們二十個婦人,能挑得過來那么多的茶葉嗎?”
“能?!标惲⒀缘恼Z氣不容置疑,“因為從明天起,你們不再是簡單的挑揀,而是我們‘云霧奇珍’的第一道關口!你們的手,決定了我們茶葉的品相和價錢!你們是我們的‘女管事’!”
他又看向陳二牛,“你們那十個人,也不再是普通的炒茶工。你們的手藝,決定了我們茶葉的味道!你們是我們上河村,未來的老師傅!”
一番話,不僅分派了任務,更是賦予了他們榮譽感和責任感。
王家嫂子和陳二牛等人的眼睛,瞬間就亮了。
“好!就按小先生說的辦!”老族長再次一錘定音。
第二天,全新的生產(chǎn)模式,正式開始運轉。
坪壩上,不再是混亂的一大群人。
二十名被精心挑選出來的“女管事”,坐在一排,面前是干凈的竹篩,她們低著頭,神情專注,小心翼翼地將一片片嫩芽分揀出來,動作輕柔而迅速。
另一邊,十名年輕的“準師傅”,圍在陳立言身邊,聚精會神地聽他講解著炒茶的每一個要訣。
而其他的壯丁們,則在陳二柱的帶領下,熱火朝天地干著各種后勤的活計。
整個生產(chǎn)流程,瞬間變得清晰、高效起來。
雖然人手看起來“變少”了,但一天下來,當他們再次清點成果時,所有人都被驚呆了。
合格的成品,竟然超過了三兩!
是前一天產(chǎn)量的六倍還多!
祠堂里,爆發(fā)出了一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熱烈的歡呼。
村民們看著陳立言的眼神,已經(jīng)徹底從敬畏,變成了信奉。
他們終于明白,小先生的腦子里,裝著的,是他們一輩子都學不完的、能點石成金的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