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親戚中,嘉佑是很少提及大爸一家的。
長林的大哥叫長順,他們家就他兩兄弟,雖是親兄弟,但兩人脾氣和品行大相徑庭。
長林憨厚老實,做事踏實;長順比較狡猾,愛耍小聰明,只要跟他共事,很讓人惱火。
不知從何時開始,在村里面興起了所謂的基督教,只要加入的村民,家里就會在堂屋正中掛上一副紅色的十字架。
這股農村興起的基督教,具體宣傳的內容不得而知,但從村民們口中零零散散得到一些信息:負責宣傳的人,給村民講的是,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但加入了基督教,死后就會進入天堂去享榮華富貴,天堂里的房子、花花草草、還有路都是金子做的,人生病了,不需要吃藥打針,只需要在家禱告就能康復,還有更扯淡的,就是提倡孩子不要讀書。
嘉佑的大爸很早就加入了村里面悄悄傳播的基督教。本來身子骨就弱,加上一直有哮喘病,有時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本來想通過禱告來解決病痛的,結果越拖越嚴重,實在撐不住了,還得乖乖往醫(yī)院跑。長順的情況也被村里人當做茶余飯后的笑話。
村里面流傳的基督教提倡互幫互助,只要加入的村民,在農忙的時候,大家會互相幫忙。感覺上還是那么回事,結果是鬧出很多烏龍。
嘉佑的一個表叔叫李澤明,本來是高中畢業(yè),那個年代的高中生,在農村算是文化人了,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村里面每逢過年和辦喜事都是請他負責寫對聯(lián)。
澤明一直窩在山溝溝的農村,啥也沒干成,和其他人一樣在家務農,就算務農也沒比別人家強多少,怪不得山溝里的人總是說讀書沒毬用。
不知何時,澤明也被基督教洗腦了,并且特別入迷,天天和別人出去拉人入教,正事不干。結果村里面一個叫二牛的光棍,家里三兄弟,都三十好幾了,還沒結婚,兩個哥哥的孩子都上學了,二牛也是澤明的用心宣傳加入基督教的。平時二牛沒事做,總是到澤明家?guī)兔Ω赊r活,一來二去,他和澤明的老婆勾搭上了,村里面風言風語的亂傳,他剛開始還不相信。
有一次澤明突然回家,剛好碰到二牛和自己的老婆在床上干茍且之事,那個場面尷尬至極。澤明生性軟弱,硬生生吃了個啞巴虧。在村里面澤明作為一個讀書人,混得還不如村里面沒文化的,或許他加入所謂的基督教,只是想找個精神寄托而已。
村里面有一個叫古朱林的人,是嘉佑同族的一個叔叔輩。小時候,嘉佑平時看到他夫妻倆都得叫聲大爸、大媽。
朱林初中畢業(yè),能寫會算。那個年代,沒有過硬的關系,也就一輩子在農村討生活。
朱林主要的經(jīng)濟來源是販賣蔬菜瓜果,不得不說,朱林有知識,家里的蔬菜瓜果就是比別人家的好,不像澤明也是讀書人,整天瞎混。
朱林有兩個特點,一是生活特別節(jié)儉,每次去不同鄉(xiāng)鎮(zhèn)趕場,無論什么季節(jié),只要趕場的日子,都是早上五點左右早早起床。他從來都不會搭車去,而是自己背著竹背簍步行十來公里路,并且賣完蔬菜瓜果,又走路回家,他從來不會在街上吃一餐飯,都是回家在吃。朱林夫妻倆和兩個女兒都很少買新衣服,朱林平時穿的就幾雙舊解放鞋,幾套穿得掉色泛舊的中山服。村里面的人都說他辛苦一輩子,不舍得吃穿,也不懂得享受。
二是朱林對媳婦的控制欲很強。朱林的媳婦叫顧佳娥,他倆相親認識。顧佳娥跟著朱林也是憋屈了一輩子,沒享過福。顧佳娥買什么都要朱林同意才行,并且不允許她穿紅色和花色的衣服。更讓人無語的是,佳娥只要和哪個男的碰面,寒暄幾句,笑一笑,只要被朱林看到,當面他不會講,回去就會無情地數(shù)落佳娥,挖苦說她是不是和那男的有一腿。
在所有的人眼中,朱林是一個老實巴交,不愛惹事的人,實際上他是一個實打實的守財奴,并且對自己媳婦控制欲太強,他的媳婦佳娥沒有一點自由。
佳娥也想過離婚,但那個時候,農村人的思想,還非常封建,認為離婚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并且娘家也跟著抬不起頭。所以,佳娥選擇了隱忍。年紀不是很大,臉上的皺紋,卻早已經(jīng)爬滿面頰。
不知何時,佳娥稀里糊涂的加入了村里面流傳的基督教,佳娥過得本來就憋屈,聽到基督教里面說的:人生下來,就是來世間受苦的,只要加入了基督教,死了就會進入天堂,享受榮華富貴。
佳娥相信了,一天深夜,她喝了一瓶敵敵畏,當朱林發(fā)現(xiàn)時,佳娥只有不停地痛苦呻吟。當鄰居幾個男人,抬著滑竿送她去鎮(zhèn)上醫(yī)院的半路上,佳娥就痛苦的離開了。
朱林沒有了媳婦,也是每天深夜暗自落淚。后來,村里幾個負責傳教的人,也勸朱林加入,朱林抓起廚房的菜刀,追他們好遠。
嘉佑每次回家,去看望大爸長順,都是塞個紅包,放下禮品簡單寒暄幾句就找借口離開。
只要多聊一會,長順的基督教那些神的理論,又要開始搬出來了,年輕人根本沒人愿意聽,自己的兒子女兒都懶得理他,只要提及神叨叨的話,就會被子女大聲呵斥一頓,最后就怏怏地閉嘴了。
嘉佑對大爸長順一家人是有很有意見的,嘉佑不是圣人,他會記住一個人的好;同時也會記住一個人不好。
長林和長順是親兄弟,農忙的時候,就算長林開口讓大哥幫把手,他也很少同意,他寧愿去幫助不相干的外人,就是嘉佑一家人不相信村里傳的基督教那一套神理論,所以,長順受外人蠱惑,長林和長順兄弟兩是貌合神不合。
還有一件事,讓嘉佑念叨了很多年,只要一提起,心里就很不舒服。古少波,長順的兒子,年齡比嘉佑小一歲,是嘉佑的親堂弟,少波生活中從來沒叫過嘉佑一聲哥。
當時,嘉佑和兩個朋友一起合伙創(chuàng)業(yè),當時公司經(jīng)營出現(xiàn)嚴重問題,兩個朋友同時提出退股,嘉佑只有咬牙接盤。那段時間,現(xiàn)金流斷裂,吃飯都成問題,媳婦晏玖希見嘉佑大勢已去,怕連累自己,又天天吵著離婚,嘉佑那段時間是心力交瘁。
當時,堂弟少波也在南粵打工,那幾天實在沒錢過日子了,嘉佑很難為情的向堂弟少波借一千塊錢,少波剛開始是同意的,發(fā)QQ短信,讓嘉佑去鎮(zhèn)上旺角超市門口等他。嘉佑準時去了,后面,發(fā)信息少波一直不回,打他電話,電話也關機了。
后面,嘉佑沒有再問借錢的事,堂弟沒有回信息,也沒有來電話。不知道哪個時候,少波悄悄離開了南粵,也沒給嘉佑招呼一聲。
嘉佑一直記得這件事,也是他認為很恥辱的一件事,這種恥辱不是別人給的,而是自己的親堂弟。
嘉佑家的親戚并不多,后來,嘉佑發(fā)達了,也照顧了自己的那些親戚,不得不說,富人隨便提攜一下普通人,你就不再是以前的普通人了。
大爸長順家是唯一沒被眷顧的,誰來說情,嘉佑都堅決反對,后來,也沒人敢提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