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一“照”成名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蛘哒f,留給像我這樣,把一切都準備好了的人。
我們的第一批“自來水”觀眾,是縣城首富王員外家的千金,王玲玲。
這位王小姐,是遠近聞名的“文藝女青年”,最喜歡的就是尋幽探奇,追求那些小眾而又有格調(diào)的東西。
這天,她帶著自己的丫鬟和幾個閨中密友,本是想去金光寺祈福,卻嫌那里人多嘈雜,銅臭味太重。正準備打道回府時,無意間,聽到了從我們觀音庵這邊,隨風(fēng)飄來的一縷若有若無的、空靈的琴音。
“咦?這山里,怎么會有如此動聽的琴聲?”
王玲玲的好奇心被瞬間勾了起來。她立刻讓轎夫轉(zhuǎn)向,尋著琴聲,來到了我們觀音庵的山門前。
當(dāng)她看到那條由青石板和翠竹構(gòu)成的“聽風(fēng)小徑”,聽到那清脆悅耳的竹風(fēng)鈴聲時,眼睛瞬間就亮了。
“好雅致的地方!”
她拾級而上,一步一景,完全沉浸在了我精心設(shè)計的“禪意美學(xué)”之中。
而當(dāng)她走到那棵千年銀杏樹下,看到那個身穿飄逸紗衣、如同畫中仙子般的妙音師姐,正在撫琴時,她和她的閨蜜們,徹底被震撼了。
“天啊……這……這是仙女下凡嗎?”
王玲玲激動得小臉通紅,她立刻讓丫鬟拿出她最寶貝的、從西洋進口的“畫片機”——也就是這個時代最原始的照相機。
“咔嚓!”
一聲輕響,那副絕美的畫面,被永久地定格了下來。
緊接著,她們又“偶遇”了前來送茶點、天真爛漫的吃貨慧心師妹,并有幸品嘗到了那碗充滿儀式感的“隨緣素面”。
當(dāng)她們看到那精美如藝術(shù)品的竹制餐具,吃到那鮮美無比的素齋時,再次發(fā)出了陣陣驚嘆。
這一天,王玲玲和她的閨蜜們,在觀音庵里,流連忘返。
下山后,她立刻將自己拍下的那張“仙女撫琴圖”,以及在觀音庵的所見所聞,在自己的“朋友圈”——也就是城里所有富家小姐和公子哥的圈子里,大肆宣揚了一番。
一時間,整個縣城的上流社會,都被這個神秘而又充滿格調(diào)的“網(wǎng)紅尼姑庵”給引爆了。
“什么?城外還有這么一個神仙地方?”
“那撫琴的仙子姐姐,當(dāng)真有那么美?”
“走走走!明天就去!晚了怕是連‘隨緣素面’都搶不到了!”
第二天,觀音庵的山門外,停滿了各式各樣的豪華馬車。無數(shù)的公子哥和千金小姐,爭相前來“打卡”。
他們被竹林小徑的禪意所折服,被妙音師姐的仙氣所傾倒,被慧心師妹的素齋所驚艷。
當(dāng)然,他們也見到了我,這個庵里唯一的“小和尚”。
在師姐師妹們的眾星捧月之下,我被包裝成了一個無所不能、神秘莫測的“一休大師”。
我時而在竹林里,與人談?wù)搸拙渌剖嵌堑摹叭松芾怼薄?/p>
時而又在茶室里,為幾位“有緣人”,指點一下迷津。
總之,逼格,被我拿捏得死死的。
觀音庵,徹底火了。
香火錢和“素齋盲盒”的收入,如同潮水般涌來,短短半個月,就超過了過去十年的總和。庵里的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靜塵師太看著賬房里堆積如山的銀兩,笑得合不攏嘴,現(xiàn)在看我,比看親兒子還親。
而我,也終于過上了我夢寐以求的“退休生活”。
我用賺來的第一筆錢,給自己打造了一間布滿了“機關(guān)”的禪房。里面有利用水力驅(qū)動的“自動風(fēng)扇”,有通過地火構(gòu)建的“中央供暖”,甚至還有一個小型的“淋浴系統(tǒng)”。
我每天躺在自己設(shè)計的“全自動搖搖椅”上,喝著慧心師妹泡的茶,聽著妙音師姐彈的琴,看著了塵師姐在院子里虎虎生風(fēng)地練功。
我深刻地感覺到,當(dāng)一個有文化的咸魚,是多么的快樂。
然而,我還是低估了人性的嫉妒。
我們這邊的門庭若市,徹底刺痛了隔壁金光寺那根最敏感的神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