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榻上那一女子,容顏姣好,儀態(tài)端莊,可她的眼神卻如枯井一般,毫無生氣,只透著些許算計。
明察有些驚訝。這便是太后嗎?怎得和記憶中的熹貴妃如此不同。她明明斗贏了景仁宮,怎得不見面色平和,反而看上去如此疲憊警惕。明察暗自感嘆,雖她從前沒怎么過過悠閑日子,可跟太后一比,她甚至都覺著從前的特工生涯,沒有那么苦了。這深宮,真是吃人。
待母女三人按規(guī)矩請了安,太后不先賜座便問道,“我大清歷來重農(nóng)抑商。怎得你明家開了先河,權(quán)臣后人,倒是一門心思在經(jīng)商上了??蛇@賺了錢財,聽說,還在京城廣開善堂、醫(yī)館、女學(xué)堂,還做得有聲有色?”太后坐在窗前的羅漢榻上,由福珈姑姑伺候著點上了水煙。透過煙霧,看向思柏的眼神,有許多探究。
明察在這個世界,已經(jīng)待了五年了。第一年之后,她便放棄了尋找回家的路,專心爆改姐妹。姐姐明照喜愛研究美食和繪畫,明察便哄得姐姐將京城自家的鋪子里,選了兩家生意一般的木材鋪子改成了糖水糕點鋪子和首飾鋪子,食譜和首飾的設(shè)計圖,皆是由明大格格親自負(fù)責(zé)。一年試水,生意做得有聲有色,達(dá)官貴人供不應(yīng)求。如此,明照不再醉心于選一個好夫婿。便是家中有再多的銀子,看著自己掙來的銀子,那個痛快可比嫁出去侍奉公婆,尊什么三從四德來的有趣。
一晃三年,在明察和明照的謀劃下,光是糕點鋪子和首飾鋪子就在京城開啟了連鎖,不光有高端定制的鋪子,專做達(dá)官貴人的生意,也有平民百姓能買得起的小鋪子,就是花樣少了些,但也比平常市場上的款式新鮮。
明家三位格格各發(fā)揮所長,辦善堂、辦醫(yī)館、還辦了一個女學(xué)堂,如此在京中揚(yáng)了名。
“回太后娘娘,妾身夫君早逝,小叔夫婦去的更早。家中長輩皆已西去。唯獨留了一男兒寧琇,年僅十四,仍在苦讀。明氏百年風(fēng)范,只剩妾身一人,挾五個女兒一幼子苦撐罷了。便說妾身的娘家蘇完瓜爾佳氏與夫家葉赫那拉明氏,都是爭無可爭的尊貴體面了。妾身和女兒們又不能同男子一樣,去考狀元,給家族爭門楣,如此,妾身只求能多攢些錢財,將來能給五個女兒添一份豐厚的嫁妝,保她們一生衣食無憂,也就無愧祖宗交代了。至于善堂醫(yī)館還有女學(xué)堂,是女兒們閑來無事,想用賺來的銀子回報百姓,更是想讓窮苦人家的女兒們,能有一技之長,將來好掙口飯吃。這也全仰仗太后和皇上恩德,才讓妾身和女兒們能做成?!?/p>
“你們的心意難能可貴,倒是實心腸。起來吧,別動不動就跪著。哀家與你也算是故人?!碧蠛咝σ宦?,擺了擺手,旁邊站著的侍女們很快送上了幾個軟凳后便退了下去。
“賜座吧?!?/p>
“多謝太后?!?/p>
跟著母親起了身,明察和意歡坐在了母親的右邊。太后望向明察的眼神多了些許探究,“你就是明察?”
“回太后娘娘,臣女納蘭明察,給太后請安。太后萬福金安?!?/p>
被點了名兒,明察再次起身,恭敬地再次跪地行了大禮。
“一別幾年,哀家老了,你也長大了,哀家倒是認(rèn)不出你了。想當(dāng)年,哀家見你,你才不過十二歲。如今,算起來也是十七了。三年國喪,倒是耽誤你的婚事了?!?/p>
明察心里明白。得,又是一道陷阱題。太后定是要等著她往里跳,好將她送到皇上身邊去。只是明察記得, 那年同母親覲見先帝,獻(xiàn)出所爭回的家產(chǎn)時,那時的太后仍是熹貴妃,是先帝身邊最得力的妃子。她是那樣美麗賢淑、溫婉可親。怎得如今的太后,似是印堂有些發(fā)黑,還愛上了水煙?且太后這印堂的黑色,倒是與小妹意歡年幼時的癥狀,有幾分相似。
話說那時新帝登基,小妹成日捧著剛登基皇帝的御詩,抄完了背背完了抄,吵得她頭疼。見小妹印堂隱隱發(fā)黑,總以為是得了什么病癥。明察發(fā)揮特長,為小妹意歡號脈,除了發(fā)現(xiàn)濕氣有些重外,其它一切正常,總也不知道該從何治起。
論起來,母親思柏可是叫得出名字的女詩人,更不用說祖上的掇敘爺爺是翰林院掌事著名藏書人,容若伯爺爺更是宋詞之后第一詞人。明察實在不理解意歡妹妹怎么會品味差到喜歡皇帝的那些破御詩,目前她聽過的,也就一句——只有千年華表鶴,時看來往白云中,還算是稱得上詩。
沒等明察回答,太后又看向了意歡,“你便是思柏夫人的幼女吧。”
意歡同明察一樣起身,跪地再拜大禮,“回太后娘娘,臣女意歡得見太后娘娘喜不自勝,請?zhí)竽锬镌偈艹寂蠖Y。”
“很好,倒是比你姐姐更懂規(guī)矩?!碧鬂M意地笑著,抬手讓她直起身來,問到,“哀家宣的是納蘭明察和納蘭明爭,你姐姐既是明察,你怎么不是明爭,而是意歡呢?”
“回太后娘娘,‘明爭’是臣女的阿瑪對臣女的期許,只盼著臣女做一光明磊落之人,只是臣女素性不喜爭搶,便給自己取了意歡為字。臣女認(rèn)為,人生得意,須盡歡才好?!?/p>
“意歡,當(dāng)真是好名字。瞧著你也是通詩文的。”
“家學(xué)淵源,臣女不敢不用心。臣女還喜歡當(dāng)今圣上的御詩。母親曾說過,太后曾有后宮第一才女之名,不僅通宵詩文、于史書也是通的,絕不遜色于朝堂上的狀元郎。母親常以太后才學(xué)教導(dǎo)臣女,即便身為女子,也要有學(xué)識才好。”
太后點點頭,望向思柏道,“思柏夫人,你教女有方。哀家如今,見了故人又識了新人,到不似往日心情。哀家年紀(jì)漸長,精力不濟(jì),不想同你們打什么啞謎。如此便于你們直說了。明氏男丁凋零,如今唯有思柏夫人一人強(qiáng)撐,帶領(lǐng)五女一子,身份上也容易受其他家族欺凌。明氏女若想為家族爭得一席之地,少不得要送一個女兒入宮為妃為嬪。昔年明珠大人親女入選圣祖皇帝的后宮,說句不敬的話,哀家認(rèn)為那是進(jìn)宮受苦??涩F(xiàn)在你們明氏,孤女寡母,有一個女兒進(jìn)宮是最好的出路?;实凵磉叄糜邪Ъ宜腿サ娜?。至于你們明氏,是否想要這個恩典,便由你們自己定?!?/p>
如明察的猜想一樣,今日,太后召她們進(jìn)宮,就是為了選一款合適的人肉竊聽器……
饒是思柏早已有成算,現(xiàn)下聽到太后明言想要她的女兒入宮成為太后的助力去探尋皇上的心思,思柏面上雖不顯,心中卻有些亂了分寸。若是強(qiáng)硬拒絕,只怕會惹惱太后。她可不能惹惱了這個主子,但更不能退縮,讓女兒深陷深宮。就在她準(zhǔn)備起身行禮,拖延時間,飛速思考對策時,仍跪著的明察說話了。
“太后,臣女……臣女是個爽快的性子,有什么便說什么。請?zhí)舐牫寂谎?,若是有不敬之處,還請?zhí)蟠笕擞写罅?,容許臣女說完再判?!?/p>
太后立起身,放下了煙槍,露出一個不明喜怒的淺笑,“說著,哀家便記起了,那年你十二歲,先帝問了你貪官污吏如何處置,你倒是……呵,罷了,你說吧,哀家聽你一言?!?/p>
“多謝太后!太后竟還記得臣女,臣女歡喜極了。如此,臣女便想和太后娘娘說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母子一心?!?/p>
太后哼笑一聲,目光冷了幾分,”可你應(yīng)該知道,皇帝并非哀家親生。哀家好不容易到了今天的位置,雖然是貴無可貴的尊貴了,但身在后宮,哪能時刻如意?你們母女同哀家算是故人。哀家也不怕說與你們聽。你可知,翊坤宮嫻妃前兒個跟皇帝提起,想要追封皇帝的親娘李氏。李氏身份卑賤。就算哀家肯,先帝呢?先帝活著的時候從不讓任何人提起宮女李氏。哀家若是答應(yīng)了,來日如何面見先帝呢?嫻妃烏拉那拉·如懿是先帝景仁宮烏拉那拉氏的表侄女。哀家和景仁宮斗了一輩子啊。沒成想宜修死了,還要留一個外甥女在宮中讓哀家不痛快。如此,哀家必須要有得力的人在皇帝身邊,好叫哀家時時刻刻知道,皇帝的心思?!?/p>
太后的語氣透著幾分高處不勝寒的悲涼。即便當(dāng)了太后,都沒有自由嗎?即便當(dāng)了太后,還要如此小心嗎?
”那臣女敢問太后,可知皇上的心意呢?“明察對上了太后的視線,微微一笑。
“皇帝并未來詢問哀家?!碧蟊3种奈⑿Γ瑩u了搖頭,“這種事情,皇帝自是不好開口。所以啊,母子一心,哀家與皇帝到底不是親生母子?!?/p>
“可臣女認(rèn)為,太后實在無需往皇上身邊塞人。臣女也有所耳聞,這位嫻妃娘娘同皇上有一起長大的情分。臣女想,嫻妃提起追封李氏,也許是想要討皇上的好??伤颂?,忘了人前人后,太后都是皇上唯一的母親?;噬想m未即刻應(yīng)允嫻妃,想必是顧慮太后娘娘。既然太后知道皇上的心意,那么李娘娘必是會得以追封。既如此,這追封,必得由太后娘娘您主動提起?!?/p>
太后將水煙重重地往桌上一擱,沒有回答,只是冷冷地看著。思柏害怕太后發(fā)怒,立刻跪地請罪。意歡也學(xué)著母親,拜了下去,只覺著脊背發(fā)涼,在心中怒斥明察,說好了不說話,怎么又開始胡說上了。
明察直起腰,雙手平舉至胸前交叉,儀態(tài)端莊,“請?zhí)笕菰S臣女說完。太后,李氏是否得追封,對太后而言不要緊,要緊的是太后與皇上的母子之情。天下的母親,沒有不希望孩兒得償所愿的。母慈子孝,母慈在前。計較生娘養(yǎng)娘,誰親誰疏,實在幼稚。若是生母人品低賤、苛待孩子,那孩子只認(rèn)養(yǎng)娘是說得過去的。可若是生母從未虧待過孩子,因不得已而將孩子交與養(yǎng)母身下長大,這樣的孩兒不管是生娘養(yǎng)娘,都不應(yīng)忘記才對。養(yǎng)娘有養(yǎng)育之恩,生娘有十月懷胎之苦?;噬闲闹杏猩锢钍希梢娀噬现厍橹亓x、是仁君、是至孝。對給予生命,即便從未有機(jī)會給予過他幫助和關(guān)懷、從來不能成為他的助力的李娘娘,皇上依舊念著李娘娘的好;那皇上怎么可能對有養(yǎng)育之恩、舐犢之情、輔佐之義的太后有不孝之心呢?!
“皇上至今仍未有追封的圣旨,就說明皇上必是顧念太后的心意。既然母子相互顧念,何苦要相互猜忌,相互冷落呢?母慈子孝,明察認(rèn)為,母慈理應(yīng)在先,而許多母親可能認(rèn)為子孝在先。但又如親娘養(yǎng)娘一般,其實無所謂先后,可以二者同時,也可以一前一后。太后娘娘苦等皇上的子孝,何不先做了皇上想要的慈母呢?那李氏追封了,最高不過是個太妃,不管是考慮太后的心意還是朝中文臣的言論,皇上必不會做得太起眼,更不會引得太后名譽(yù)有損。若有人知道了內(nèi)情,只會贊許太后的賢德與慈母之心。便是先帝,也定會感嘆太后思量周全,顧全了皇帝與先帝的名聲?!?/p>
“你說完了?”
“回太后,臣女還有一問,想問問太后?!?/p>
“問?!?/p>
“是。太后,端淑長公主是由敬貴太妃撫養(yǎng)長大的。您是端淑長公主的親娘,敬貴太妃是養(yǎng)娘,二位母親,對端淑長公主來說,可有分別?”
是了。她的朧月,她的……綰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