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無咎不知何時到來,懷中抱著他那張“幽泉”琴,修長的手指正輕輕按在弦上,方才那救命的奇異音符,正是出自他手。他面色平靜,眼神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專注。
“你……” 齊珩聲音嘶啞,帶著劫后余生的虛弱和深深的探究,“這琴音……?”
云無咎收手,琴音余韻裊裊。他走進書房,將琴輕輕放在一旁。“此乃西域流傳的一種古法,名為‘音療術(shù)’?!?他坦然回答,目光落在齊珩依舊蒼白的臉上,“以特定音律引動氣血,調(diào)和陰陽,對某些……特殊的寒癥,或有奇效。殿下體內(nèi)寒毒深種,根源于極陰極寒之物,此術(shù)雖不能根治,但可暫時壓制其發(fā)作之苦?!?/p>
-音療術(shù)!又是西域!-齊珩心中翻涌,疑慮更深。云無咎不僅知道這寒毒的根源(極陰極寒之物),還精通能克制它的西域秘術(shù)!這絕非“偶然習得”能解釋!他與西域的關(guān)聯(lián),恐怕比自己想象的還要深得多!他到底還藏著多少秘密?
然而,此刻身體的確因那琴音而獲得喘息之機,這份實實在在的“恩情”,讓齊珩心中的警惕與探究復雜地交織在一起。
“先生……通曉此術(shù),倒是解了孤燃眉之急?!?齊珩坐起身,聲音恢復了幾分力氣,眼神銳利依舊,“看來先生對孤這寒毒,所知不少?”
“殿下多慮了。” 云無咎神色不變,避重就輕,“此術(shù)流傳甚廣,無咎不過略知皮毛。能對殿下有所助益,實屬僥幸?!?他顯然不欲在此話題上深談,轉(zhuǎn)而道:“當務(wù)之急,是查明刺客來源。那活口雖死,但并非全無線索?!?/p>
他走到書案前,拿起一支筆,蘸了墨,在一張白紙上飛快勾勒起來。寥寥數(shù)筆,竟將其中一名斃命刺客腰間懸掛的一塊毫不起眼的、刻著模糊獸紋的銅牌畫得栩栩如生!
“此物雖不起眼,但鑄造手法獨特,獸紋樣式罕見,非中原常見風格。據(jù)我所知,” 云無咎放下筆,語氣篤定,“這種銅牌,是京城‘虎威鏢局’內(nèi)部核心護衛(wèi)的身份標識?;⑼S局明面上走鏢護院,暗地里……與戶部侍郎趙允德大人,關(guān)系匪淺?!?/p>
-戶部侍郎,趙允德!-
齊珩眼神驟然一寒。趙允德是朝中老臣,掌管國庫錢糧,素來以圓滑低調(diào)著稱,是三皇子齊玨一派的鐵桿支持者!若刺客真與他有關(guān),那三皇子在此事中的角色,就耐人尋味了!
“好個趙允德!” 齊珩一掌拍在案幾上,震得茶盞叮當作響,“孤這就下令,以徹查東宮遇刺案、護衛(wèi)不力為名,公開提審趙允德!查封虎威鏢局!看他如何狡辯!”
“殿下不可!” 云無咎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少見的急促和反對。
齊珩皺眉看向他:“為何不可?證據(jù)指向如此明確,難道還要放任這蛀蟲逍遙法外?”
“殿下,此非蛀蟲,乃毒蛇!” 云無咎目光灼灼,語氣凝重,“趙允德不過一枚擺在明處的棋子!刺客身份標識如此明顯,簡直像故意留下指向他的線索!殿下若此刻大張旗鼓公開拿人,無異于打草驚蛇!幕后真正的黑手(他深深看了齊珩一眼)只會立刻斬斷與趙允德的一切聯(lián)系,甚至反咬一口,污蔑殿下構(gòu)陷大臣,打擊三皇子!屆時,我們非但抓不到真兇,反而會陷入被動,真正的線索也會被徹底清理干凈!”
這是兩人自合作以來,首次出現(xiàn)如此尖銳的策略分歧。
齊珩身為儲君,習慣了以雷霆手段震懾宵小,講究的是勢大力沉,明正典刑。而云無咎顯然深諳陰影中的規(guī)則,主張的是潛行匿蹤,一擊斃命。
“先生的意思是,讓孤忍下這口氣,看著他趙允德在朝堂上繼續(xù)道貌岸然?” 齊珩語氣冰冷,帶著上位者的威壓,“孤乃太子,行事光明正大,何懼小人構(gòu)陷?若事事如先生所言這般畏首畏尾,瞻前顧后,孤如何肅清朝綱?”
“殿下!” 云無咎寸步不讓,語氣甚至帶上了一絲懇切,“此非畏首畏尾,乃是謀定后動!請殿下三思!只需給我三日時間,我自有辦法暗中潛入趙府和鏢局,找到更確鑿的、能指向其背后主使的鐵證!”
“不必了!” 齊珩斷然揮手,眼神銳利而堅決,“孤意已決!徐容,即刻擬旨!傳趙允德東宮問話!查封虎威鏢局!”
云無咎看著齊珩決絕的背影,嘴唇動了動,最終化作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他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只剩下一片深沉的無奈。他清楚,自己這個“暫時合作者”的身份,還不足以動搖太子的意志。
-結(jié)果,正如云無咎所料。-
當東宮衛(wèi)隊氣勢洶洶地撲向虎威鏢局時,偌大的鏢局早已人去樓空,只剩下幾個一問三不知的普通雜役。庫房里空空如也,賬冊等重要文件被焚毀得只?;覡a,連地皮都似乎被刮了一層,找不到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而被“請”到東宮的戶部侍郎趙允德,更是表現(xiàn)得如同受了天大的冤屈。他跪在殿中,老淚縱橫,賭咒發(fā)誓自己對太子忠心耿耿,對刺客之事毫不知情,痛斥虎威鏢局是受人栽贓陷害,自己用人不察,甘愿領(lǐng)罰。他言辭懇切,邏輯嚴密,將所有責任推得一干二凈,甚至暗示是有人故意挑撥他與太子的關(guān)系。
齊珩冷眼看著他精湛的表演,心中怒火中燒,卻苦于沒有直接證據(jù)能將其定罪。公開調(diào)查,不僅一無所獲,反而讓趙允德成了“受害者”,在朝野間博得了幾分同情,更讓三皇子一黨有了攻訐太子“濫用職權(quán)、構(gòu)陷大臣”的口實。
調(diào)查,徹底陷入了僵局。
夜深人靜,齊珩獨自坐在空曠的書房里。案頭是虎威鏢局空蕩蕩的調(diào)查報告和趙允德聲淚俱下的“陳情書”。挫敗感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悔意,如同冰冷的藤蔓纏繞上心頭。
他回想起云無咎那急切反對的眼神,那聲沉重的嘆息,以及那句斬釘截鐵的預言——“打草驚蛇”、“線索被清理干凈”……竟一語成讖!
那個擁有多重身份、神秘莫測的云無咎,他對陰謀的嗅覺,對敵人手段的預判,竟如此精準!自己身為太子,手握無上權(quán)柄,卻在策略上輸給了這個“暫時合作”的琴師?
齊珩拿起茶杯,杯中茶水已涼透,如同他此刻的心境。他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第一次開始認真反思自己慣用的、以勢壓人的行事方式。在這波譎云詭、暗流洶涌的朝堂與陰謀之中,或許……云無咎那種行走于陰影、謀定而后動的方式,才是更有效的武器?
他放下冷茶,目光重新變得沉凝。這次挫折,并非終點。趙允德雖然暫時脫身,但蛇已受驚,必有下一步動作。而那個看透這一切的云無咎……或許,是時候真正聽聽他的“謀”了。
齊珩心中那份因身份地位而產(chǎn)生的固有傲慢,在冰冷的現(xiàn)實面前,悄然裂開了一道縫隙。一絲對云無咎判斷力的、不情愿卻不得不承認的佩服,悄然滋生。